-
公开(公告)号:CN119771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17189.0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华侨大学
IPC: B01D33/052 , B01D33/03 , B01D33/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养殖业尾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养殖尾水沉淀处理用压滤装置及压滤方法,包括支架、转动辊一、转动辊二、清理部、清洗部、橡胶带和滤带,所述支架的内部设有吸入连通组件。本发明通过利用动力组件带动加强压滤部的往复移动,在压滤过程中,间歇并快速的对滤带顶部进行压缩,并截断顶部所在区域的尾水和污泥,在截断且压缩瞬间对该区域尾水和污泥的顶部和外侧进行封闭处理,进一步加强压滤吸入区域的密封性,配合持续吸入的负压作用,在瞬时封闭阶段完成瞬时加强压滤,提高液态水渗透滤带的效果,实现进一步加强压滤,减少滤带顶部滤饼中的含水量,配合加强压滤部的往复动作,持续进行加强压滤作用,实现更高效果的压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8152.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源选址定容的优化配置方法,特别是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电源三层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网损‑有功/无功时序灵敏度值分别对分布式光伏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预选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三层模型,上层模型优化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安装位置和容量;中层模型优化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容量;下层模型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三层模型协同求解,从而协调优化分布式光伏电源规划、无功补偿装置规划和配电网的最优化运行,而三者的有效协同规划进一步实现光伏电源发电商和配电公司两个不同利益需求主体的协同规划,实现光伏运营商的收益最大化,配电公司投资运维费用的最小化,同时降低配电网的网损,提高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06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216948.0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2F3/00 , C02F3/28 , C02F1/469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流动电容去离子耦合电化学反硝化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炭基复合材料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有利于提高Cu2Te/MgAl‑LDH异质结的分散性;本发明提供的炭基复合材料包括Cu2Te/MgAl‑LDH异质结,能够利用界面效应调控Cu2Te电子结构、吸附能,调控最佳中间产物吸附能;将此炭基复合材料用于流动电容去离子耦合电化学反硝化时,能够与NO3‑发生插层反应,实现选择性吸附NO3‑,阻止溶液中阴离子(Cl‑、SO42‑等)的竞争吸附,实现选择性产N2,进而能够高效地实现硝氮无害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0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16948.0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2F3/00 , C02F3/28 , C02F1/469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流动电容去离子耦合电化学反硝化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炭基复合材料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有利于提高Cu2Te/MgAl‑LDH异质结的分散性;本发明提供的炭基复合材料包括Cu2Te/MgAl‑LDH异质结,能够利用界面效应调控Cu2Te电子结构、吸附能,调控最佳中间产物吸附能;将此炭基复合材料用于流动电容去离子耦合电化学反硝化时,能够与NO3‑发生插层反应,实现选择性吸附NO3‑,阻止溶液中阴离子(Cl‑、SO42‑等)的竞争吸附,实现选择性产N2,进而能够高效地实现硝氮无害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73616.7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F18/27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3 ,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决策树回归的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率预测方法、装置,涉及混凝效率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实验获取关键水质参数数据,利用统计分析筛选重要特征,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并优化剪枝参数,选择最优模型进行预测。该方法在预测生物絮凝剂絮凝效率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为水处理领域中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