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79473.6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20 , C08F222/20 , C08F283/06 , C08F220/32 , C08F2/48 , C08F2/24 , C08J9/00 , C08L33/08 , C08L33/10 , C08L51/08 , A61L15/24 , A61L1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水溶性电解质的水相加入到以单体、交联剂、乳化剂和光引发剂组成的油相中,形成高内相乳液;(2)采用光引发上述高内相乳液聚合、固化;(3)固化后的材料经挤压脱水、干燥处理,得到亲水性的多孔、开孔聚合物泡沫材料。本发明通过亲水性丙烯酸酯单体增强多孔聚合物泡沫材料亲水性;采用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作为乳化剂,避免了繁琐的洗涤等后处理过程;同时通过光引发快速聚合,由此便于多孔、开孔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工业化连续制备;所得亲水性聚合物泡沫材料可作为吸附材料、吸水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48447.7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片及其细栅线布设方法,该光伏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和配合于电池片本体表面的多条细栅线;所述细栅线采用金属丝;细栅线的直径小于等于20um,单位长度方向上细栅线的条数密度为5‑15条/cm,各条细栅线固定于电池片本体表面,且所有细栅线对电池片本体的遮光率小于等于2.0%。本发明能使得细栅线对电池片本体的遮光面积小,成本低,且能有效防止出现断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2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676495.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1/74 , D06M11/83 , D06M13/328 , H05K9/00 , D06M101/32 , D06M101/20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增强、自粘结的轻质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双组份无纺布首先进行表面活性处理,其次进行导电材料的涂层负载,最后再进行热压处理实现自增强、自粘结效果。双组份无纺布的低熔点组分熔融于表面产生“胶水”作用,能够使得表面负载的导电涂层与双组份无纺布结合的更为有效,并构成更加紧密的导电网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电导率,电磁屏蔽性能。低熔点组分熔融产生的“胶水”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力学性能,并且使得导电涂层难以剥离,提升了电磁屏蔽薄膜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稳定性。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可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精密仪器防护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6495.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1/74 , D06M11/83 , D06M13/328 , H05K9/00 , D06M101/32 , D06M101/20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增强、自粘结的轻质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双组份无纺布首先进行表面活性处理,其次进行导电材料的涂层负载,最后再进行热压处理实现自增强、自粘结效果。双组份无纺布的低熔点组分熔融于表面产生“胶水”作用,能够使得表面负载的导电涂层与双组份无纺布结合的更为有效,并构成更加紧密的导电网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电导率,电磁屏蔽性能。低熔点组分熔融产生的“胶水”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力学性能,并且使得导电涂层难以剥离,提升了电磁屏蔽薄膜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稳定性。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可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精密仪器防护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6490.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织造材料基自粘结、自增强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材料包含双组份微米级非织造布及多级结构纳米纤维非织造膜两层,通过负载适量纳米颗粒构筑多级结构纳米纤维,微‑纳两层非织造纤维膜之间结合不需另外添加粘结剂。本产品负载的纳米颗粒改变了纳米纤维的表便形貌和结构,从而改变了最终多级结构微‑纳复合膜的性能;双组份非织造布经一步热压后形成微米纤维多孔膜,同时双组份非织造布中的低熔点组份在高温下融化起到粘结剂的作用,省略了外加粘结剂,既节省了成本,也使得两种材料更加均匀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7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62205.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造设备,包含依次相互连接的热熔挤出装置、纺丝装置、侧吹冷风装置、机械牵伸装置、热风卷曲装置、摆丝铺网装置、成网装置和分切收卷装置,所述热熔挤出装置至少由两组构成,并与纺丝装置相连接;所述机械牵伸装置设有至少3根牵伸辊,所述牵伸辊分两组纵向交错排列于侧吹冷风装置下方的两侧并可通过水平移动至同一竖直线上,靠近喷丝板的牵伸辊的转速依次小于远离喷丝板的牵伸辊的转速;所述热风卷曲装置位于机械牵伸装置正下方的两侧吹热风装置,侧吹热风与纵向夹角范围为5°~90°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纺粘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利用本发明的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所生产的纺粘无纺布柔软、蓬松。
-
公开(公告)号:CN1095941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36148.3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4H1/4382 , D04H1/4374 , D04H1/435 , D04H1/4291 , D04H1/4258 , D04H1/4334 , D04H1/4358 , D04H1/26 , D04H1/541 , D04H1/55 , D04H1/544 , D04H1/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擦拭巾,所述擦拭巾的上、下两层为熔喷纤维网,所述擦拭巾的中间层为含有热熔胶粘物质的木浆纤维网,所述熔喷纤维网的熔喷纤维穿插于木浆纤维网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擦拭巾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吸水擦拭巾,所述擦拭巾有效防止所形成的擦拭巾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掉毛”的现象,也有效防止擦拭巾配合液体使用时木浆短纤维在吸水后团聚的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8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585750.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漂白方法,其生产步骤为:(1)预洗工序,(2)漂白工序,(3)热洗工序,(4)多次水洗工序,在漂缸中注入软化水进行水洗,依次进行3~5次水洗操作;(5)废水循环再利用于下批次棉花漂白操作,将第1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存储的第二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第2批次棉花漂白的第一次水洗操作中,将第1批次棉花漂白的步骤(4)中存储的第三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第2批次棉花漂白的第二次水洗操作中,除第一次水洗后的废水排放外,其余次水洗后的废水用于下一批次棉花漂白操作的水洗工序中对应本水洗次数的前面一次水洗工序中,本发明采用废水逐级循环回用,大大降低了漂白过程中所需用水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5718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86158.5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面凸起的开孔立体片材及其成型方法,所述立体片材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片材相复合而成,所述立体片材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片材及位于下方的第二片材,所述立体片材表面具有双面凸起和开孔;所述双面凸起由第一片材上的上凸起和第二片材上的下凸起组成,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均为中空凸起,凸起方向相互对立,凸起底部相互复合重叠;所述开孔是位于相邻凸起之间且贯穿于立体片材,所述开孔为漏斗形;由于上凸起和下凸起为中空结构,即与皮肤接触的上凸起和与吸收芯体接触的下凸起在凸起部位是完全分离开的,这就有效防止了在片材的凸起部分体液被吸收层吸收后重新返回与皮肤接触的上凸起表面,从而提高了干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3639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4260.2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F13/496 , A61F13/472 , A61F13/53 , A61F13/15 , A61L15/24 , A61L15/42 , A61L1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水薄膜,其中所述吸水薄膜的二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由热塑性聚烯烃和高吸水性树脂构成,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分散在热塑性聚烯烃中,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占吸水薄膜的重量百分比大于30%。是将聚烯烃树脂、色母粒、SAP颗粒和亲水性功能母粒通过单螺杆挤出机高温挤出,进入T型模头形成吸水薄膜。该吸水薄膜,制作成本低,既能够保持SAP吸收效率和吸收速度高,又能够改进SAP在卫生巾纸尿裤内跑动、成团、吸收体断裂、SAP添加麻烦等缺点,采用此种方法加工的打孔吸水薄膜只需要少量的SAP颗粒就可以满足吸收芯体的使用要求,生产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