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845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679378.3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负极表面处理液组合物及其应用,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含卤碱金属盐0.1‑5.0wt%,含氟羧酸类物质0.1‑5.0wt%,酸酐类物质0.1‑5.0wt%,有机聚合物类物质0‑10.0wt%,有机溶剂补至100wt%。本发明通过含氟羧酸类物质及酸酐类物质与碱金属表面钝化层的原位反应,将钝化层转化为具有相应碱金属离子的羧酸盐,该羧酸盐中的羰基能够有效传递金属离子,提升保护层的离子电导率。

    一种锂金属人工界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764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04001.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人工界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人工界面是由不同低聚物和单体通过一步紫外光照法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该人工界面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适应体积的波动,抑制锂枝晶的生长;(2)原位形成确保了锂金属负极和界面的紧密接触和较小的电阻;(3)一步紫外光照法反应简单方便,具有大规模产业化前景。

    一种高压聚合物电解质、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及此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60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95450.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聚合物电解质、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及此电池的制备方法。高压聚合物电解质包括聚合物基质、无纺布、锂盐和离子液体。其中,聚合物基质由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聚合得到。一种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材料、锂片以及高压聚合物电解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此电池的制备方法。这种新型的高压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锂离子导电率和锂离子迁移数,且其电化学窗口较PEO基聚合物电解质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该电解质还能使高压LiCoO2等正极材料及锂金属负极界面保持稳定,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高压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898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509454.6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一种制备具有高容量、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的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钠盐及锰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溶液A;2)将沉淀剂溶于去离子水得溶液B;3)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后将剩余溶剂蒸干,将所得前驱物干燥,煅烧,淬火,即得钠离子电池层状‑隧道复合结构锰基正极材料。通过结构复合来集成P2型层状结构和隧道结构的优势,从而得到具有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

    公开(公告)号:CN10493460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19082.3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C09J105/00 C08L5/00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涉及锂离子电池。提供价格便宜、易于工业化,可显著地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所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瓜尔豆胶50%~100%,余量为黄原胶。利用价格便宜、易于使用的含瓜尔豆胶的粘结剂显著地提高了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好的市场潜力。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6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7869.5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C08J3/24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将多价阳离子盐溶于去离子水,再加入海藻酸钠,搅拌后即得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将硅基活性材料和导电添加剂研磨,加入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中,混合得浆液;将铜箔压成圆片,粗糙后清洗,干燥;将得到的浆液涂抹在铜箔上,干燥得采用所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将采用所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移到手套箱中,以锂片作为对电极,组装2025扣式电池,其中,电解液为1M六氟磷酸锂为导电盐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溶液,加入2%碳酸亚乙烯酯添加剂,封口。工艺简单。

    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2500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111956.8

    申请日:2009-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类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正极材料的比容量较高、倍率性能较好和循环寿命较长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将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镍盐或可溶性锰盐配成溶液A;将可溶性锂盐溶解于水中,并加入沉淀剂,得溶液B;将溶液B加入搅拌中的溶液A,并加入有机酸后再搅拌,得混合物;搅干混合物,得前躯体粉体,再将所得前躯体粉体进行预煅烧,取出产物进行研磨,再进行烧结,得金属氧化物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锡-钴-磷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933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072038.4

    申请日:2008-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锡-钴-磷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锡-钴-磷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初始容量大、首次充放电效率高、不可逆容量小和循环性能好等特点,以及制备工艺的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易规模化生产等优点的锂离子电池锡-钴-磷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及其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Sn∶Co∶P=72%∶22%∶6%。将酒石酸钾钠和柠檬酸钾溶解于水中,搅拌,分别加入锡酸钠和氯化钴,得溶液A;在溶液A中加入次磷酸纳,在泡沫铜集流体或平面铜集流体上电沉积,得到锂离子电池锡-钴-磷合金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4869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11315.9

    申请日:2006-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非氰化物电镀制备锂离子电池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方法。提供一种无污染,成本低,初始容量大,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和循环性能好的非氰化物电镀制备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方法。其步骤为:将焦磷酸钾溶解于水中,再分别加入氯化亚锡和硫酸铜,得混合溶液,加入环氧氯烷、三乙醇胺、甲醛和明胶得电镀液;以铜片为基底电镀形成银白色光亮镀层得锡铜合金。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用电镀法制备负极材料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用非氰化物溶液为电镀液,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提高电极材料充放电循环性能,相对其他锡基合金的成本也较低。

    三价铬彩虹色钝化液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477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2122325.4

    申请日:2002-06-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金属的钝化液,尤其是一种金属三价铬彩虹色钝化液。其组份及含量为三价铬Cr3+为0.2~20,硝酸根NO3-为8~300,氯离子Cl-为0.6~60,锌离子Zn2+为0.05~15,其pH为1~3.5;其重量比:NO3-/Cr3+为8~45,Cl-/Cr3+为2~15。其组份简单,成本低;完全消除了有毒六价铬的严重污染;在钝化过程中产生的含三价铬的污水处理工艺简单,钝化液可长期使用;所得的彩虹色钝化层耐腐蚀性能好,经盐水浸渍试验(国标GB9794)和电化学线性极化的耐腐蚀测试结果均表明,其耐腐蚀性接近Cr6+彩虹色钝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