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3760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6364.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位结构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及利用其进行超声波高效激发的方法。其中EMAT激励线圈的设计,采用多个折线绕组,以提高超声波激发的空间密度,折线绕组由多层回折线圈构成,结合在空间及相位上错开的电流激励,错位关系与激励相位吻合,可增加有效激励区域中的安匝数,提高超声波强度,实现超声波的高效激励和单向发射。本发明中永磁体充磁方向为水平充磁,适用于被测物为铁磁性材料,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原理的电磁超声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21748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2888.3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9/24
Abstract: 一种应用磁致伸缩的磁声成像探头,用于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的检测,包括屏蔽罩、发射线圈、永磁体、接收线圈和磁轭,所述发射线圈固定于屏蔽罩底部中央且输入端接激励脉冲用于激发超声波,该发射线圈下方形成有被检测区域;所述永磁体设置于屏蔽罩底部且形成有偏置磁场,该偏置磁场方向与激励脉冲所感应的动态磁场方向平行;所述磁轭置于该偏置磁场上;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上且分布于所述发射线圈周围,其输出端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输出。本发明探头输出的超声信号,可以直接使用感应式磁声成像(MAT-MI)技术进行缺陷成像,能根据目标质点的振动所产生的超声信号,重建被测区域电或磁导率的分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3760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096364.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位结构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及利用其进行超声波高效激发的方法。其中EMAT激励线圈的设计,采用多个折线绕组,以提高超声波激发的空间密度,折线绕组由多层回折线圈构成,结合在空间及相位上错开的电流激励,错位关系与激励相位吻合,可增加有效激励区域中的安匝数,提高超声波强度,实现超声波的高效激励和单向发射。本发明中永磁体充磁方向为水平充磁,适用于被测物为铁磁性材料,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原理的电磁超声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6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65109.0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漏磁变化率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利用直流或永磁激励产生一个强度较小的静态磁场对待测铁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待测铁磁性材料在该磁化场的作用下产生静态偏置,并达到浅磁化状态。再对待测体铁磁性材料施加一个低频小幅度交变励磁,利用磁敏传感器或检测线圈拾取测试点上方的交变励磁响应。该响应对应漏磁场的变化率,而与漏磁场强度无关,若该响应强度△B1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B,则判断该测试点存在缺陷;反之,则判断该点无缺陷。本方法利用漏磁场变化率特性作为检测手段,可避免将铁磁性材料磁化至饱和状态,减小了磁化器体积。以交变励磁响应作为检测信号,有利于信号放大及后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68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65109.0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漏磁变化率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利用直流或永磁激励产生一个强度较小的静态磁场对待测铁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待测铁磁性材料在该磁化场的作用下产生静态偏置,并达到浅磁化状态。再对待测体铁磁性材料施加一个低频小幅度交变励磁,利用磁敏传感器或检测线圈拾取测试点上方的交变励磁响应。该响应对应漏磁场的变化率,而与漏磁场强度无关,若该响应强度△B1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B,则判断该测试点存在缺陷;反之,则判断该点无缺陷。本方法利用漏磁场变化率特性作为检测手段,可避免将铁磁性材料磁化至饱和状态,减小了磁化器体积。以交变励磁响应作为检测信号,有利于信号放大及后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445361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20109488.1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输送设备,包括:一壳体、一冷却输送机构和一驱动机构,所述冷却输送机构包括一可旋转的设于上述壳体内的中心管和环形均匀分布于中心管外的若干侧管,每一侧管上沿中心管径向向外设有一抄料板,上述若干侧管的内腔均与上述中心管的内腔相连通,且该中心管靠近上述出料口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进水口,靠近上述进料口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采用筒体、中心管和侧管的多重冷却水通道,降温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03759955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59741.X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9B2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导航的单片机教学实验装置,涉及单片机教学实验装置。设有交变电磁场跑道、电磁感应线圈、信号处理模块、键盘、微控制器、液晶显示电路、电机驱动模块和电源;所述交变电磁场跑道中的交变电磁场由埋设在路面并通过100mA、20kHZ电流的导线产生,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在交变电磁场跑道中,电磁感应线圈的输出端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和键盘的输出端均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口,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口分别接液晶显示电路的输入端和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外接车模以完成车模的转向及行进控制。可系统完成单片机的全部功能模块实验,且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拓展实验内容与深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