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665C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2125035.9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46 , B01J23/656 , B01J23/652 , B01J23/60 , C07C31/04 , C07C29/1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的催化剂,尤其是一种用于合成甲醇的碳纳米管负载型铑基催化剂,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铑和一种选自Ti,Zn,Zr,Mn,Ce,Cr,Ca,Mg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Rh-MxOy原子蔟,其中按摩尔比Rh∶M=1∶(2~8),按重量比Rh∶MWNTs=1∶(20~60)。利用碳纳米管的储氢和传递质子及电子的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同类催化剂(NC207)的1.9倍,选择性达99%;催化剂的生产和废催化剂回收的污染降到最低;催化剂的还原和使用的温度范围宽(220~290℃),催化剂的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212274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103074.2
申请日:2003-0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23/047 , B01D61/14
Abstract: 涉及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对纳米TiO2水合物颗粒体系进行脱盐、分离,包括脱除各种无机离子的方法。步骤为将料液倒入料罐,启动高压泵、旁通阀;调节压力;测量透过液通量、离子活度和电导率;当料液浓缩后,加去离子水套洗,套洗过程中分别取透过液和浓缩液测离子浓度,当浓缩液中杂离子的含量达到TiO2产品质量要求时,套洗结束。能有效地进行纳米TiO2水合物颗粒体系的脱盐,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可获得杂离子除尽的纳米TiO2水合物溶液。可以很好地处理传统法无法进行的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中离子的脱除;可制备高浓度TiO2纳米粉;不含Cl-的TiO2粉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519200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03103074.2
申请日:2003-0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23/053 , B01D61/00
Abstract: 涉及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对纳米TiO2水合物颗粒体系进行脱盐、分离,包括脱除各种无机离子的方法。步骤为将料液倒人料罐,启动高压泵、旁通阀;调节压力;测量透过液通量、离子活度和电导率;当料液浓缩后,加去离子水套洗,套洗过程中分别取透过液和浓缩液测离子浓度,当浓缩液中杂离子的含量达到TiO2产品质量要求时,套洗结束。能有效地进行纳米TiO2水合物颗粒体系的脱盐,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可获得杂离子除尽的纳米TiO2水合物溶液。可以很好地处理传统法无法进行的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中离子的脱除;可制备高浓度TiO2纳米粉;不含CL-的TiO2粉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390638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25035.9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46 , B01J23/656 , B01J23/652 , B01J23/60 , C07C31/04 , C07C29/1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的催化剂,尤其是一种用于合成甲醇的碳纳米管负载型铑基催化剂,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铑和一种选自Ti,Zn,Zr,Mn,Ce,Cr,Ca,Mg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Rh-MxOy原子族,其中按摩尔比Rh∶M=1∶(2~8),按重量比Rh∶MWNTs=1∶(20~60)。利用碳纳米管的储氢和传递质子及电子的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同类催化剂(NC207)的1.9倍,选择性达99%;催化剂的生产和废催化剂回收的污染降到最低;催化剂的还原和使用的温度范围宽(220~290℃),催化剂的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93423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61523.3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9/076 , B01J29/78 , C02F1/461 , C02F1/28
Abstract: 铁内电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催化剂。铁内电解催化剂其组成为分子筛负载的单质铜、分子筛负载的二氧化锰及天然锰砂,各组份的质量比为1∶0.5~1.0∶0.5~1.0。将分子筛焙烧后,按铜和二氧化锰的负载量分别将分子筛浸入可溶性铜盐和锰盐溶液中,浸渍后沥干,干燥,焙烧,分别制成分子筛负载的氧化铜和分子筛负载的二氧化锰;将天然锰砂破碎、筛分,得天然锰砂颗粒;将分子筛负载的氧化铜用氢气还原得分子筛负载的单质铜;将分子筛负载的单质铜、分子筛负载的二氧化锰和天然锰砂按质量比混合,即得产物。适合作为色度高、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之前的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316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129965.1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3/113 , C08F4/02
Abstract: 一种硅胶载体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硅胶载体,尤其是涉及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的硅胶载体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采用并流注入方式制备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的硅胶载体的方法。步骤为配制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硅酸盐溶液A和稀无机酸溶液B,将A和B溶液加入反应釜,调节B溶液,恒温老化,冷却后在溶液中加入铵盐,待固体析出后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后焙烧,即得目标产物。通过并流法将两种反应物快速混合,形成大量晶核,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空间阻隔作用,减少粒子团聚并形成孔隙,使硅胶具有较大比表面和适宜的最可几孔径分布,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焙烧温度,可改变硅胶比表面积、颗粒大小和孔径分布。方法与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
-
公开(公告)号:CN102258971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158190.6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列管式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光催化反应器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反应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列管式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光催化反应器及制备方法。光催化反应器设有紫外灯、光催化剂、第1~6光催化反应区通道、潜水泵、污水输入通道、增压泵、第1污水循环处理通道、污水输出通道、第1三通开关、空气增压泵、输气通道、第2三通开关、第2污水循环处理通道。先制备垂直生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作为光催化剂;采用点焊逐片连接,再卷成圆筒;将卷成圆筒型的钛箔片表面构筑有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作为光催化剂;形成管道式光催化反应器,最后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934230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261523.3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9/076 , B01J29/78 , C02F1/461 , C02F1/28
Abstract: 铁内电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催化剂。铁内电解催化剂其组成为分子筛负载的单质铜、分子筛负载的二氧化锰及天然锰砂,各组份的质量比为1∶0.5~1.0∶0.5~1.0。将分子筛焙烧后,按铜和二氧化锰的负载量分别将分子筛浸入可溶性铜盐和锰盐溶液中,浸渍后沥干,干燥,焙烧,分别制成分子筛负载的氧化铜和分子筛负载的二氧化锰;将天然锰砂破碎、筛分,得天然锰砂颗粒;将分子筛负载的氧化铜用氢气还原得分子筛负载的单质铜;将分子筛负载的单质铜、分子筛负载的二氧化锰和天然锰砂按质量比混合,即得产物。适合作为色度高、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之前的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25897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58190.6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列管式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光催化反应器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反应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列管式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光催化反应器及制备方法。光催化反应器设有紫外灯、光催化剂、第1~6光催化反应区通道、潜水泵、污水输入通道、增压泵、第1污水循环处理通道、污水输出通道、第1三通开关、空气增压泵、输气通道、第2三通开关、第2污水循环处理通道。先制备垂直生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作为光催化剂;采用点焊逐片连接,再卷成圆筒;将卷成圆筒型的钛箔片表面构筑有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作为光催化剂;形成管道式光催化反应器,最后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803600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129965.1
申请日:2005-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3/113 , C08F4/02
Abstract: 一种硅胶载体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硅胶载体,尤其是涉及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的硅胶载体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采用并流注入方式制备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的硅胶载体的方法。步骤为配制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硅酸盐溶液A和稀无机酸溶液B,将A和B溶液加入反应釜,调节B溶液,恒温老化,冷却后在溶液中加入铵盐,待固体析出后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后焙烧,即得目标产物。通过并流法将两种反应物快速混合,形成大量晶核,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空间阻隔作用,减少粒子团聚并形成孔隙,使硅胶具有较大比表面和适宜的最可几孔径分布,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焙烧温度,可改变硅胶比表面积、颗粒大小和孔径分布。方法与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