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二维材料异质双层结构的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4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77982.X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浮二维材料异质双层结构的转移方法,属于二维材料转移技术领域。提供利用PDMS将二维材料转移到孔洞衬底上,并制备悬浮二维材料异质双层结构的方法。通过依次将二维材料转移到孔洞衬底上,可以得到悬浮的二维材料异质双层结构,过程中无须使用任何溶液,避免其对二维材料的污染。转移过程通过玻片与PDMS间的静电力来吸附PDMS,并从一侧揭起PDMS使其与衬底分离的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转移过程中PDMS对二维材料悬浮部分的应力,使得转移成功率大大提高。与现有的转移方法相比,本转移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实验仪器,并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可见波段涡旋光束产生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6953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84982.0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可见波段涡旋光束产生器件,包括:各向异性的超表面,所述超表面根据PB几何相位原理设计;围绕着超表面几何中心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排列特定方向的各向异性全同超原子;所述超原子被设计成具有半波片的功能;相邻两个区域全同超原子的夹角为π/N、几何相位增量为2π/N,从而使得所述超表面对平面波产生围绕着几何中心的螺旋梯度相位分布;所述超表面被垂直入射的圆偏振可见光照射时,因螺旋梯度相位分布以及每一个超原子的半波片功能,左旋或右旋光的反射光转变成右旋或左旋涡旋光。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产生纠缠光子的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393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17078.1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产生纠缠光子的器件,涉及光子纠缠源技术领域。包括介电材料层,介电材料层上设有若干刻有成对椭圆形孔的晶格,若干晶格周期性排布在介电材料层上,每个晶格的结构相同且晶格周期为a,将单个晶格单元水平或垂直平移距离a后与上一个周期完全重合,形成阵列;所述晶格的长宽均为根据需求设定的第一周期长度,晶格上设有贯穿的两个椭圆孔,椭圆孔的轴向上向同侧偏转,同一椭圆孔的上下边缘偏转;当一个线偏振的单光子垂直入射器件时,产生具有相反轨道角动量的左右旋光的叠加态,即单光子的纠缠态。通过垂直偏振和水平偏振与伽马点上具有不同拓扑荷的光子晶体结合,可产生所有的四个贝尔态;为量子光学中的角动量纠缠提供可能。

    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左、右旋光波束手性偏转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642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71197.X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左、右旋光波束手性偏转器件,涉及纳米光学。包括:超表面,由若干超元胞呈周期性排列而成,每个超元胞由8个超原子组成,每个超元胞中的后一个超原子相较于前一个超原子逆时针旋转11.25°,每个超元胞中的后一个超原子相较于前一个超原子的尺寸发生变化。超表面器件可工作在光学波段,具备左、右旋光解耦的手性功能。手性功能的实现利用超原子对传输相位和几何相位的协同调控,使得超表面对于右旋光不形成相位梯度,而对左旋光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相位梯度。当右旋光入射到所述超表面时,反射波束按照常规斯涅尔定律发生正常的镜面反射;而当左旋光入射时,反射波束按照广义斯涅尔定律在一定角度下发生反常的非镜面反射。

    自旋解耦的可见光轨道角动量调控超表面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642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71040.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自旋解耦的可见光轨道角动量调控超表面器件,涉及纳米光学技术领域。包括由8种超原子(每种超原子的尺寸不同)排布形成的超表面,超表面等角度间隔划分为16个区域,将8种超原子沿逆时针方向排布,每个区域分布同一种超原子;对于左旋光入射,在超表面各区域产生几何相位差,结合因超原子尺寸变化产生的传输相位差‑360°,使超表面各区域对左旋光在逆时针方向上形成涡旋相位梯度,使入射的左旋光的反射光转变成轨道角动量为2的右旋涡旋光;对于右旋光入射,在超表面的各区域产生几何相位差,结合因超原子尺寸变化产生的传输相位差‑360°,使超表面的各区域没有相位梯度,使入射的右旋光的反射光转变成轨道角动量为0的左旋平面波。

    基于超表面的涡旋光产生及其自旋霍尔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6360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4984.X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超表面的涡旋光产生及其自旋霍尔器件,所述器件包括:各向异性的表面等离子体超表面。所述发明器件的核心创新点在于通过相位叠加将两种不同的光学功能融合在单一的超表面器件中,并且器件能在宽频的可见光波段工作、且对光的入射角度具有鲁棒性。所述光学功能包括:将入射的平面波转化成涡旋光束及涡旋光束的自旋霍尔效应;所述超表面按照一定的编码相位分布排列有各向异性的全同超原子;所述编码相位分布经过编码的螺旋梯度相位分布和编码的线性梯度相位分布叠加而得;所述超原子是设计在宽频可见光波段工作的半波片。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可见波段光子自旋霍尔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6184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84996.2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可见波段光子自旋霍尔器件,包括:各向异性的超表面,所述超表面基于PB几何相位原理设计,由超元胞周期性排列而成;所述超元胞由全同超原子每隔间距p、并依次旋转角度排列而成,以使得每一个超元胞的最后一个超原子相对于第一个超原子转动180°;所述超原子是一个在宽频可见光波段工作的半波片,即当左旋或右旋圆偏振光入射到所述超原子上时,反射光转变为右旋或左旋圆偏振光;所述超表面器件在平行的圆偏振光入射下,反射的圆偏振光遵循广义的斯涅耳定律,左旋光和右旋光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反射,即产生光子的自旋霍尔效应。

    一种基于线阵CCD的角分辨光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882143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108728.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线阵CCD的角分辨光谱测量装置,涉及成像领域。包括入射光路、实空间成像反射光路、k空间成像反射光路;入射光路为装置提供光源,并聚焦于样品待测区域以激发样品;实空间成像反射光路用于对光源激发区域的样品进行成像;k空间成像反射光路用于测量样品在动量空间中的光学信息。Labview上位机控制位移台和光谱仪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整个K空间光谱数据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为微腔激子极化激元的研究提供一种实用高效的光谱检测技术。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左、右旋光波束手性偏转器件

    公开(公告)号:CN22268992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1531990.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超表面的左、右旋光波束手性偏转器件,涉及纳米光学技术。包括:超表面,由若干超元胞呈周期性排列而成,每个超元胞由8个超原子组成,每个超元胞中的后一个超原子相较于前一个超原子逆时针旋转11.25°,每个超元胞中的后一个超原子相较于前一个超原子的尺寸发生变化。超表面器件可工作在光学波段,具备左、右旋光解耦的手性功能。手性功能的实现利用超原子对传输相位和几何相位的协同调控,使超表面对于右旋光不形成相位梯度,而对左旋光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相位梯度。当右旋光入射到超表面时,反射波束按常规斯涅尔定律发生正常的镜面反射;而当左旋光入射时,反射波束按广义斯涅尔定律在一定角度下发生反常的非镜面反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