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有机X射线闪烁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75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5976.6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纯有机X射线闪烁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功能材料领域。所述闪烁体材料含有一个吩硒嗪单元,所述闪烁体材料为#imgabs0#、#imgabs1#、#imgabs2#、#imgabs3#、#imgabs4#或#imgabs5#中的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闪烁体材料通过调节甲基取代基的位置,实现了对重原子空间位置的调控,从而实现对X射线辐射发光性质的调控。相比传统无机闪烁体材料,本发明所述的闪烁体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得,成本低,可加工性较强。所述闪烁体材料制成玻璃态后实现X射线下的清晰成像,在医学X射线成像领域以及安全检查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用于人体信号监测的可穿戴多阵列式多通道电容型柔性传感手腕佩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78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15843.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于人体信号监测的可穿戴多阵列式多通道电容型柔性传感手腕佩戴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屏蔽层、下聚酰亚胺软层、弹性支撑层、上聚酰亚胺软层、上屏蔽层和生物保护层;生物保护层上设有柔性传导基底和柔性体温传感电极;弹性支撑层内容纳有压力传感器主体;压力传感器主体包括介电层和上下侧的导电膜,且形成阵列;柔性传导基底通过阵列打孔直接粘附于导电膜上;上聚酰亚胺软层上设有若干导电焊盘,分别对应压力传感器主体的阵列点;柔性体温传感电极与导电焊盘相连,粘附于上聚酰亚胺软层;上下屏蔽层分别对应上下聚酰亚胺软层设置。本发明对人体运动状态进行持续监测,感知微弱的人体信号例如脉搏跳动、喉部运动等,适应人体长期穿戴。

    一种基于跨模态对比学习网络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2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73809.4

    申请日:2023-10-23

    Inventor: 王菡子 王晓 严严

    Abstract: 一种基于跨模态对比学习网络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A.给定一些视频,将每个视频中随机抽取nseg帧。B.将采样的视频帧输入时空增强模块获得增强的视频向量。C.步骤B生成的视觉向量输入语义生成网络生成语义向量。D.将视觉向量和语义向量相连接构造混合特征向量,输入非线性对比映射头获得变换的混合特征向量。E.利用步骤B中获得的视觉向量和高斯噪声生成合成向量,并输入到非线性对比映射头获得最终的合成向量。F.将步骤D中生成的变换的混合特征向量和步骤E中生成的合成向量视为类原型,利用余弦相似性计算类原型之间的距离,获得预测可能性。与当前主流的小样本行为识别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分类性能有所提升。

    用于心电监测的蚕丝柔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00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236049.2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柔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其中,该蚕丝柔性电极包括背衬,所述背衬上设置有第一导电胶;纺织基底,所述纺织基底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胶上方;金属丝功能层,所述金属丝功能层为网状结构,并在相交的位置上具有编织结点,所述金属丝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纺织基底上方;蚕丝复合膜,所述蚕丝复合膜由蚕丝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混合而成,所述蚕丝复合膜贴附在所述金属丝功能层上方,并且所述蚕丝复合膜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胶;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胶上方;由此,所述蚕丝柔性电极结构简单,通过纺织基底、蚕丝复合膜和金属丝功能层构成的电极主体不仅灵敏度高,而且还可长久佩戴。

    蚕丝柔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0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36049.2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柔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其中,该蚕丝柔性电极包括背衬,所述背衬上设置有第一导电胶;纺织基底,所述纺织基底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胶上方;金属丝功能层,所述金属丝功能层为网状结构,并在相交的位置上具有编织结点,所述金属丝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纺织基底上方;蚕丝复合膜,所述蚕丝复合膜由蚕丝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混合而成,所述蚕丝复合膜贴附在所述金属丝功能层上方,并且所述蚕丝复合膜上设置有第二导电胶;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胶上方;由此,所述蚕丝柔性电极结构简单,通过纺织基底、蚕丝复合膜和金属丝功能层构成的电极主体不仅灵敏度高,而且还可长久佩戴。

    一种热激子型有机玻璃闪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75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4828.0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热激子型有机玻璃闪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热激子型有机玻璃闪烁体材料包括玻璃主体材料和热激子型高效发光客体材料。该热激子型有机玻璃闪烁体材料可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和简易的熔融加工手段高效制得,并具有透明度高、面积大且性能稳定的优点。该热激子型有机玻璃闪烁体材料具有超过95%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和纳秒级的衰减寿命,同时,在X射线的激发下能够展现出高效的辐射发光性能、极低的检测限以及较高的成像分辨率,这些特性使其在医学诊疗、安全检查以及工业无损检测等多个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离子液体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5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9654.0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离子液体室温磷光材料的结构式为#imgabs0#,其中,n为2‑6,R1为磷光基团,R2和R3均为离子基团。该离子液体室温磷光材料具备有机材料的柔性特点,这使其能够承受弯曲、拉伸等机械变形,同时还保持了稳定的磷光发射性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形状和环境。此外,该离子液体室温磷光材料所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且合成步骤少、生物毒性低,在信息加密、生物成像和柔性光电器件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柔性光子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12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97413.4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刘向阳 王晓 于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光子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光子晶体前驱液;制备柔性基体前驱液,所述柔性基体前驱液中含有海藻酸钠;复合所述光子晶体前驱液和所述柔性基体前驱液,得到柔性光子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对柔性基体的形变产生相应的光学信号的变化;其响应是实时的,不受传播距离、电磁干扰或噪声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灵敏度。

    一种基于磷光共振能量转移机制的近红外有机闪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4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1486.2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近红外有机闪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磷光共振能量转移机制,采用有机磷光闪烁体o‑ITC晶体作为能量供体,近红外荧光发光体RB或BBT‑TPA作为能量受体。通过将近红外荧光发光体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随后加入有机磷光闪烁体,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最终得到近红外有机闪烁体材料:RB@o‑ITC和BBT‑TPA@o‑ITC。该材料有效延长了有机闪烁体的发光波长,其中,BBT‑TPA@o‑ITC材料的辐射发光最大波长达到920nm,在X射线成像、有机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高级加密与防伪、信息存储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