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碘油卡介苗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43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19633.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碘油卡介苗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碘油分散在吐温80中,得碘油分散液;S2,将卡介苗分散在生理盐水中,得卡介苗分散液;S3,用两注射器分别吸取碘油分散液和卡介苗分散液,将两注射器的出口用软管或三通阀连通,推拉两注射器的活塞多次,进行充分混合乳化,得到抗肿瘤碘油卡介苗乳剂。发明制得的碘油卡介苗乳剂表现强免疫激活效应,同时也可作为肝癌的介入免疫治疗制剂,克服了卡介苗依赖纤连蛋白内化、免疫刺激力弱和存在系统感染等问题。

    一种无酶病原体比色分析检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893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581667.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原体比色分析传感器。该二氧化锰纳米粒子表面利用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来改善水溶性并且表面利用EV71二抗进行标记。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银是4‑邻巯基苯甲酸和三聚氰胺共同修饰,并且该纳米银在锰离子存在下有着明显的螯合反应。在96‑微孔板上进行EV71一抗的修饰,通过层层免疫反应将纳米二氧化锰进行捕获。捕获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被维生素C还原同时锰离子释放,从而引起纳米银的团聚,达到EV71病原体高灵敏测试。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明显的降低测定检测线,另外该传感器还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以及检测迅速的优点。

    一种无酶病原体比色分析检测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893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81667.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46 G01N33/531 G01N33/551 G01N33/56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原体比色分析传感器。该二氧化锰纳米粒子表面利用氨基化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来改善水溶性并且表面利用EV71二抗进行标记。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银是4-邻巯基苯甲酸和三聚氰胺共同修饰,并且该纳米银在锰离子存在下有着明显的螯合反应。在96-微孔板上进行EV71一抗的修饰,通过层层免疫反应将纳米二氧化锰进行捕获。捕获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被维生素C还原同时锰离子释放,从而引起纳米银的团聚,达到EV71病原体高灵敏测试。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二氧化锰可以明显的降低测定检测线,另外该传感器还有制备简单价格便宜以及检测迅速的优点。

    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97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12137.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S1,将聚乙烯醇粉末加入钆金属溶液中溶解,滴入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相中,在50‑90℃条件下进行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在50‑90℃条件下继续搅拌5‑7 h;离心弃上清后,使用第一溶剂清洗沉淀,除去油相,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S2,随后将微球、化学引发剂和丙烯腈加入介质中,在惰性气氛和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4‑6 h,对微球进行改性;S3,用第二溶剂清洗微球;将微球加入到盐酸羟胺溶液中,在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23‑25 h;清洗微球,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该微球内部包载大量钆金属离子,体外放射性标记稳定率超过98%。

    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及其抑制瘢痕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70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6091.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氟尿嘧啶纯药溶解于溶剂中,获得药物溶液;S2,向反应器中通入以CO2至压力20‑28MPa,待温度稳定在60‑70℃和压力稳定在22‑28MPa后,将步骤S1所得的药物溶液以1.5‑3.0mL/min的速率通入反应器中反应1.5‑2h;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溶液以0.5‑2.0mL/min的速率喷入膨胀室内形成微滴,接着去除微滴中的溶剂,得到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