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马来酸预处理竹粉提取木质素的分级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9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1960.9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马来酸预处理竹粉提取木质素的分级分离方法。马来酸预处理是在温和条件下提取木质素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木质素的升级利用,对MA提取的木质素进行有机溶剂连续分馏,从而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结构相对均一的木质素碎片。木质素的多分散性从2.86下降到1.25,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均匀性。乙酸乙酯提取的木质素酚羟基含量最高(2.45mmol/g),脂肪族羟基含量最低(0.24mmol/g)。β‑O‑4键部分断裂,包括C‑C键在内的更多碎片通过疏水性溶解在乙酸乙酯中。连续分馏有效地提取出具有多种主键和官能团的木质素片段。该方法为木质素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橡胶、热塑性添加剂和高分子原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线监测高压体系电催化测试的原位拉曼光谱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702377.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在线监测高压体系电催化测试的原位拉曼光谱装置及应用,包括气体钢瓶、柱塞泵、拉曼光谱仪、计算机、电化学工作站、高压拉曼池组件;高压拉曼池组件包括池体、顶盖、内衬、进气阀、出口阀、压力显示表、压力安全阀、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和光窗;顶盖和池体之间安装密封垫圈并使用螺丝固定;所述光窗用密封垫圈和密封卡套安装在顶盖上;拉曼光谱仪上的拉曼镜头靠近光窗进行调焦;气体钢瓶通过柱塞泵连接进气阀的进气口,所述进气阀的出气口通过二通分别连接压力表和池体的进口,池体的出口依次连接压力安全阀和出口阀;拉曼光谱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与计算机相连,电化学工作站通过三电极导线分别和池体的三电极相连。

    一种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1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64849.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60%‑65%的低碳混合醇‑水混合物经预热后泵入除水塔的塔底,从该除水塔的塔顶得到混合蒸汽;将该混合蒸汽经冷凝、回流,得到低碳醇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低碳醇混合溶液经预热后泵入脱甲醇塔的塔中,从该脱甲醇塔的塔顶得到精馏蒸汽。本发明提供的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可以精准调控塔内气液平衡,实现目标组分的可控分离,使得最终分离出来的甲醇和低碳混合醇(C2+醇)的纯度分别达到98%以上和95%以上。

    一种生物质基M@Biomass-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41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5167.5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以低廉废弃的生物质为载体,直接利用生物质结构单元纤维素的多羟基基团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在生物质骨架内部限域金属离子;高温惰性气氛下,生物质自身的热解碳不仅起到载体的功能,还可原位还原生成金属纳米颗粒,得到纳米颗粒在生物质孔道内部限域型催化剂。在生物质基合成气制备低碳醇反应中,本发明的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CO加氢活性和C2+醇的选择性,且催化剂的寿命超过350h。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控,以生物质为原料,极大提高催化剂的经济性,并直接用于催化生物质转化反应,可实现生物质全组分的高效利用,在生物质利用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1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664849.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60%‑65%的低碳混合醇‑水混合物经预热后泵入除水塔的塔底,从该除水塔的塔顶得到混合蒸汽;将该混合蒸汽经冷凝、回流,得到低碳醇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低碳醇混合溶液经预热后泵入脱甲醇塔的塔中,从该脱甲醇塔的塔顶得到精馏蒸汽。本发明提供的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可以精准调控塔内气液平衡,实现目标组分的可控分离,使得最终分离出来的甲醇和低碳混合醇(C2+醇)的纯度分别达到98%以上和95%以上。

    一种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9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309620.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合物制备。提供一种通过一锅两步法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为反应底物,第一步通过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甲胺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催化氧化‑胺化5‑羟甲基糠醛为中间产物;第二步通过负载型催化剂,在氨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催化转化第一步中得到的中间产物为2,5‑二(氨基甲基)呋喃,两步反应在一锅中分步进行。该方法采用的反应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反应过程简单高效,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分离纯化简单、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剂可回收重复利用。经过分离和重结晶提纯后的产品纯度高超过99.9%,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竹粉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6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40213.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竹粉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的方法。以竹粉为原料,通过低浓度无机酸催化条件下抽提获得粗糖液,后对其纯化,最后喷雾干燥得到低聚木糖粉。抽提获得的粗糖液时所产生的残渣可以经过蒸煮制浆或压缩成型技术用于造纸、燃料等领域。粗糖液纯化过程中产生磷酸钙等副产品,可回收利用从而减少成本投入。上述反应条件为温度100~140℃。时间70~120min,搅拌速度500r/min。该生产工艺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也更好的解决了农林废弃物竹粉利用的难题,且该生产工艺不会产生废水仅有低浓度盐水,避免废水处理造成额外能量输入和经济,整个生产工艺较为清洁环保。

    一种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09620.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合物制备。提供一种通过一锅两步法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为反应底物,第一步通过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甲胺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催化氧化‑胺化5‑羟甲基糠醛为中间产物;第二步通过负载型催化剂,在氨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催化转化第一步中得到的中间产物为2,5‑二(氨基甲基)呋喃,两步反应在一锅中分步进行。该方法采用的反应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反应过程简单高效,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分离纯化简单、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剂可回收重复利用。经过分离和重结晶提纯后的产品纯度高超过99.9%,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催化剂及其用途和无碱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3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17713.8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及其用途和无碱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该催化剂记为A/MnaBbOx‑yVC,其中,A为Pt、Ru、Pd或Au,B为Co、Ce、Cu或Ni,a/b=1.5‑14,y=0.1‑0.4,B的负载量z=1‑5wt%。当B为Pt时,是目前无碱条件下活性最高的Pt基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在绿色溶剂水中以温和无碱的反应条件高效催化5‑羟甲基糠醛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在80‑130℃和0.5‑2.5MPa空气或纯氧气的无碱催化条件下反应1‑2h,2,5‑呋喃二甲酸产率可以达到95%。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目前其他报道的Pt基催化剂在无碱条件下通常需要9‑14h的反应时间下才能达到相近催化效果的时长问题,并克服现有HMF氧化需要高纯氧和大量碱助剂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