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07407.9
申请日:2024-06-21
IPC: F02K9/64
Abstract: 一种周期性微通道的回流式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由TPMS晶胞以共形映射的晶胞排布方式构成,且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子域和第二子域,第一子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子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第二流道,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间隔分布;还包括设于外壳体的进液口,进液口连通于各第一流道的进口端,第一流道的进口端连通第二流道的出口端,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出液口。基于共形映射的晶胞排布方式使TPMS结构特点高效发挥,同时具有TPMS特点的回流式冷却流道延长了冷却液流动路径,简化冷却液的收集和管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5534.1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包括薄壁推力室内衬和异质金属护套;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内部形成有再生冷却流道,所述异质金属护套通过冷喷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外壁上;其中,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外壁形成有球坑凸起微结构,所述球坑凸起微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球坑以及形成在多个球坑之间的凸起,所述异质金属护套通过冷喷涂的方式喷涂在所述球坑凸起微结构上,所述多个球坑用于分散喷涂材料冲击时产生的压力。应用本技术方案可提供一种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以提高推力室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64028.9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类重整制氢的柔性微反应器,该微反应器可保证制氢反应有效进行的情况下实现在复杂空间内弯曲、扭转等位移变形,解决了传统制氢反应器空间适应性差的缺点;由于其具有安装灵活性,降低了醇类重整制氢反应器对环境稳定性的依赖,可以应对不同场合的需求。且,加热带缠绕在柔性耐高温聚合物腔体外周,有效缓冲了弯折对整个醇类重整制氢反应过程带来的温度影响,并解决了加热温度不均匀的问题。该微反应器结构紧凑小巧,与传统反应器相比具有一定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震减震的效果,具有抗冲击性,可以保证在环境动荡时制氢反应稳定进行,为复杂动态环境下氢气的制取提供了新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9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8419.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细精密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尺度微结构表面的加工成型方法及加工装置,装置包括:异形槽,所述异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线圈;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物件,所述异形槽顶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线圈的一侧,所述载物台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固定于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位于载物台与线圈之间;磁体,所述磁体安装在载物台内部,所述磁体位于载物台靠近线圈的一侧。通过通入预设频率的交流电使得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载物台在异形槽内移动,加上弹性件与异形槽的限位作用,实现载物台在异形槽内高速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载物台的低频振动,以实现对工件多尺度表面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2253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37562.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反应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反应区域温场动态监测与调控的智能多孔载体,具体为多种不同属性的材料组成的三维多孔结构;三维多孔结构利用多材料3D打印技术与选择性碳化工艺制造成形;所述三维多孔结构由热电相、导体相与结构相三部分组成,分别负责温场感知、温场调控与电学隔离;温场感知是由热电相与导体相结合形成热电偶利用塞贝克效应实现;温场调控是通过对导体相输入电流产生焦耳热实现;所述温场感知与温场调控过程由结构相保持结构互连与电学隔离,是利用结构相的绝缘属性来实现。本发明结合多材料3D打印技术与选择性碳化技术构建由热电相、导体相与结构相组成的智能多孔载体,实现了反应区域三维温场的闭环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99952.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过程可控的微反应器,包括流体通道层和密封层,流体通道层表面开设有反应流道、汇合区和至少两个进给流道,汇合区设于至少两个进给流道的末端和反应流道的始端的交汇处;密封层盖设并键合于流体通道层上,密封层设有分别对应连通各进给流道的始端的密封入口以及对应连通反应流道的末端的密封出口;流体通道层和密封层采用柔性材料,反应流道在微反应器弯曲时流道截面发生改变以影响反应过程。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通道截面可随微反应器宏观形变改变,反应过程可实时调控,提高了反应的可操控性;适应不同流量、不同粘度反应物的混合反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3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199952.1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过程可控的微反应器,包括流体通道层和密封层,流体通道层表面开设有反应流道、汇合区和至少两个进给流道,汇合区设于至少两个进给流道的末端和反应流道的始端的交汇处;密封层盖设并键合于流体通道层上,密封层设有分别对应连通各进给流道的始端的密封入口以及对应连通反应流道的末端的密封出口;流体通道层和密封层采用柔性材料,反应流道在微反应器弯曲时流道截面发生改变以影响反应过程。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通道截面可随微反应器宏观形变改变,反应过程可实时调控,提高了反应的可操控性;适应不同流量、不同粘度反应物的混合反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7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02879.8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线锯加工过程中调节线网间距的装置及加工方法,轴承之内圈与轴体相对固定,导轮与轴承之外圈相对固定,将轴体固定时,导轮可相对轴体周向转动以进行线切割。当需要调节导轮与导轮之间的间距时,只需改变调节件与轴体的连接位置,如对位于最侧边的导轮施加推力,则所有的导轮的位置会同时改变,且导轮与导轮之间的间距在磁体与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一致,此时只需测量任意两个导轮之间的间距,便可得知所有导轮之间的间距。该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极大提高了调节线锯间距的效率,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06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768822.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和气液固多相微通道反应器和反应系统。该反应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进气腔、反应腔和出气腔;反应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设有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的顶部设置开口,开口上罩设阻液透气膜,微通道的底部设有若干微孔,且底部的微孔与顶部的开口间形成微气泡的气体通道;微孔以阵列形式排布,尺寸为1~10μm且满足产生单个微气泡尺寸不大于微通道内径的高度。该反应器能够延长液相反应停留时间并使气液两相能够充分接触,提高反应转换率,同时,可最大限度的减小气相与液相之间的流速干涉,有效减小反应器的体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组合方式形成反应系统,在气液和气液固多相催化反应中有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72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07791.5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8D1/03 , F28F9/24 , F28F9/26 , F28F21/08 , H01L23/473
Abstract: 一种无需外界能场作用即可主动增强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涉及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基板、换热器盖板和记忆合金薄膜;换热器盖板上设有盖板螺栓孔及微槽;换热器基板上设有微通道、冷却流体进口、冷却流体出口和基板螺栓孔;换热器盖板与换热器基板上分别设有若干微槽,若干记忆合金薄膜分别设于微槽内,记忆合金薄膜的前后两端与微槽两侧固定连接,记忆合金薄膜的中间可自由运动;冷却流体进口和出口分别设于微通道两端;盖板螺栓孔与基板螺栓孔对应,通过螺栓与螺母将换热器基板与换热器盖板固连。利用记忆合金薄膜在温差作用下重复可逆变形,不需外界能场作用即可在破环边界层的同时促进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起到破环边界层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