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手性磷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4940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1054073.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手性磷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手性磷试剂。制备方法:步骤1: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醇1的制备;步骤2: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亚磷酸酯2的制备;步骤3:稳定同位素标记的N‑磷酰化氨基酸3的制备;步骤4:稳定同位素标记N‑磷酰化氨基酸活化酯4的制备。所述稳定同位素标记手性磷试剂在对含有氨基手性化合物的手性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对含有氨基代谢物,如氨基酸、小肽或多肽等进行稳定同位素磷试剂标记定量质谱分析;对生物样品中含有氨基的代谢物进行定量质谱分析中的应用。反应时间短,标记具有高效和高选择性,样品处理步骤简单。

    一种连续性泡沫分离耦合发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254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86856.X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性泡沫分离耦合发酵装置,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发酵瓶、泡沫收集瓶、泡沫分离管、固定支架、发酵控制器;发酵瓶和泡沫收集瓶均包括玻璃瓶体,玻璃瓶体的顶部设有泡沫流出法兰接口,玻璃瓶体的顶部两侧设有进料口;泡沫分离管包括U形管体,U形管体的两个管口处均设有法兰;固定支架包括法兰连接支架和瓶体连接支架,发酵瓶、泡沫收集瓶和泡沫分离管通过法兰连接支架相连接,发酵瓶和泡沫收集瓶通过瓶体连接支架相连;发酵控制器包括磁力搅拌器、加热套、温度计、pH电极、蠕动泵、气泵、发酵控制系统。整合传统发酵过程抑泡和泡沫分离技术鼓泡,采用连续培养方式,提高产物获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手性磷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494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4073.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手性磷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手性磷试剂。制备方法:步骤1: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醇1的制备;步骤2: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亚磷酸酯2的制备;步骤3:稳定同位素标记的N‑磷酰化氨基酸3的制备;步骤4:稳定同位素标记N‑磷酰化氨基酸活化酯4的制备。所述稳定同位素标记手性磷试剂在对含有氨基手性化合物的手性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对含有氨基代谢物,如氨基酸、小肽或多肽等进行稳定同位素磷试剂标记定量质谱分析;对生物样品中含有氨基的代谢物进行定量质谱分析中的应用。反应时间短,标记具有高效和高选择性,样品处理步骤简单。

    惯导、视觉与先验信息动态融合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4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64520.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惯导、视觉与先验信息动态融合的定位方法,旨在提高动态和复杂环境中的位置与位姿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包括:1、实时收集设备IMU数据,转换到世界坐标系并去除重力得到预处理IMU数据;2、应用神经网络架构搜索技术获得最优神经网络;3、由预处理IMU数据构成训练数据集训练最优神经网络并推理出位姿增量估计、协方差;4、基于先验信息获取先验方向及其协方差;5、引入视觉信息与设备IMU数据融合并构建VIO系统,由其输出位姿估计、协方差;6、步骤3至5的输出结果作为因子图的测量信息进行多源信息融合;7、利用因子图融合结果更新最优神经网络的参数,按步骤1修正设备IMU数据,再送入最优神经网络进行推理,然后重复步骤4至7。

    一种双层双螺旋冷却热风阀阀板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65395.8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双螺旋冷却热风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阀板本体内部经隔层板分隔出相邻的上层水道与下层水道,上层水道与下层水道之间经连通轴相连通,上层水道与下层水道均由外往内依次包括外水圈、内围板、双螺旋冷却水道、连通轴,其中:同层外水圈与内围板之间均形成外环水道,同层外环水道与双螺旋冷却水道的外端均经导流孔连通、双螺旋冷却水道的内端均与连通轴连通;上层水道的外环水道连接进水口,下层水道的外环水道连接出水口,同层进水口与导流孔之间的外环水道上、同层出水口与导流孔之间的外环水道上均设有挡水板。克服了原先冷却水用量大、冷却效率低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热风阀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