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1026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1641421.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黄‑壳结构的碳球@聚苯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缩聚反应制备粒径均一、单分散的酚醛树脂微球;(2)酚醛树脂微球@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微球的制备;(3)高温碳化得到碳球@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微球;(4)将碳球@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微球通过苯胺单体的原位聚合,得到碳球@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结构微球;(5)将(4)得到的复合微球通过强碱的刻蚀反应除去二氧化硅,得到蛋黄‑壳结构的碳球@聚苯胺复合微球,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通过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14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467724.7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联吡啶/苯胺共聚物负载铜离子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3,3’‑二氨基‑2,2’‑联吡啶;2)向容器中依次加入3,3’‑二氨基‑2,2’‑联吡啶、氯化铜和去离子水,在60‑80℃下反应2‑4h;所述3,3’‑二氨基‑2,2’‑联吡啶、苯胺、氯化铜单体的质量比为1:1.5‑2:5‑7;3)取步骤(2)所得的溶液,加入苯胺单体和稀盐酸,反应15‑20h,离心收集沉淀,并用四氢呋喃洗涤,即得到3,3’‑二硝基‑2,2’‑联吡啶/苯胺共聚物负载铜离子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67724.7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联吡啶/苯胺共聚物负载铜离子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3,3’‑二氨基‑2,2’‑联吡啶;2)向容器中依次加入3,3’‑二氨基‑2,2’‑联吡啶、氯化铜和去离子水,在60‑80℃下反应2‑4h;所述3,3’‑二氨基‑2,2’‑联吡啶、苯胺、氯化铜单体的质量比为1:1.5‑2:5‑7;3)取步骤(2)所得的溶液,加入苯胺单体和稀盐酸,反应15‑20h,离心收集沉淀,并用四氢呋喃洗涤,即得到3,3’‑二硝基‑2,2’‑联吡啶/苯胺共聚物负载铜离子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509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25262.2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相硫化钼‑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钼酸铵为钼源、硫代乙酰胺为硫源、碳酸氢铵为助生长剂,在180~220℃下水热反应6~13h,制备出混合相硫化钼‑多壁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比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一步水热法制备工艺简单高效,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超级电容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2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641421.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黄-壳结构的碳球@聚苯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缩聚反应制备粒径均一、单分散的酚醛树脂微球;(2)酚醛树脂微球@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微球的制备;(3)高温碳化得到碳球@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微球;(4)将碳球@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微球通过苯胺单体的原位聚合,得到碳球@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结构微球;(5)将(4)得到的复合微球通过强碱的刻蚀反应除去二氧化硅,得到蛋黄-壳结构的碳球@聚苯胺复合微球,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通过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7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1309826.8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漳州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9D5/08 , C09D7/62 , C09D175/04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耐候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耐候性涂料中包括有石墨烯,所述的石墨烯经过含芘偶氮化合物改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含芘偶氮化合物:2)石墨烯纳米片和含芘偶氮化合物质量比为1:0.5‑2,适量无水乙醇,超声分散1‑3h,室温反应20h‑48h,过滤干燥之后,得到含芘偶氮化合物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3)将含芘偶氮化合物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添加至醋酸丁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0.5‑1h,将聚氨酯A组分加入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混合液中,搅拌0.5‑1h,加入B组分固化剂,搅拌5‑20min,得到含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聚氨酯耐候性涂料。本发明的涂料能够显著提高聚氨酯的耐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7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09826.8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漳州鑫展旺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9D5/08 , C09D7/62 , C09D175/04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耐候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耐候性涂料中包括有石墨烯,所述的石墨烯经过含芘偶氮化合物改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含芘偶氮化合物:2)石墨烯纳米片和含芘偶氮化合物质量比为1:0.5‑2,适量无水乙醇,超声分散1‑3h,室温反应20h‑48h,过滤干燥之后,得到含芘偶氮化合物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3)将含芘偶氮化合物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添加至醋酸丁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0.5‑1h,将聚氨酯A组分加入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混合液中,搅拌0.5‑1h,加入B组分固化剂,搅拌5‑20min,得到含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聚氨酯耐候性涂料。本发明的涂料能够显著提高聚氨酯的耐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23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822900.7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K9/10 , C08K5/55 , C08L83/04 , C08L61/24 , C09D7/63 , C09D7/65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61/06 , C09J11/06 , C09J11/08 , B01J13/14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水包油乳液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以含有可逆硼酸酯键的硅氧烷偶联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与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合促进剂和催化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共同使用。利用微胶囊的特点和可逆硼酸酯键的性质,本发明有效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达到可快速修复以及可多次重复修复微裂纹,防止微裂纹扩散造成材料宏观损坏的效果,极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广泛应用于汽车面漆、汽车底漆、智能家居漆、智能家居零件,电子电气密封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23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22900.7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K9/10 , C08K5/55 , C08L83/04 , C08L61/24 , C09D7/63 , C09D7/65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61/06 , C09J11/06 , C09J11/08 , B01J13/14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下可多次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水包油乳液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以含有可逆硼酸酯键的硅氧烷偶联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与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合促进剂和催化剂为囊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共同使用。利用微胶囊的特点和可逆硼酸酯键的性质,本发明有效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达到可快速修复以及可多次重复修复微裂纹,防止微裂纹扩散造成材料宏观损坏的效果,极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而广泛应用于汽车面漆、汽车底漆、智能家居漆、智能家居零件,电子电气密封胶等领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