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88047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36631.4
申请日:2006-07-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耐低温杜氏藻的诱变、选育及其鉴定方法,涉及一种杜氏藻,提供一种耐低温杜氏藻突变株及采用紫外线诱变选育耐低温杜氏藻及其鉴定方法。取培养基接种杜氏藻;经光照和黑暗诱导后出现同步化生长;取藻液与碘液或溴酚蓝液混匀,灭活杜氏藻,取杜氏藻藻液注入培养皿,置紫外灯下诱变后暗培养,再与新鲜培养液混匀,涂在杜氏藻培养基上低温光照培养;取单藻落接种到培养液中,在低温光照下培养;取样检测比较杜氏藻耐低温突变株和野生型原出发株在低温光照下的生长曲线;提取总DNA进行RAPD比较;计算遗传相似系数;提取总蛋白质进行电泳后染色,记录结果;比较蛋白电泳图谱找出异同点;根据蛋白质分析结果确认获得耐低温杜氏藻突变株。
-
公开(公告)号:CN194464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43445.0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紫外线诱变获得耐低温盐藻及其鉴定方法,涉及一种盐藻。提供一种耐低温盐藻突变株,以及采用紫外线诱变、低温选育盐藻的技术路线及其鉴定方法。耐低温盐藻突变株的特征为在3~10℃下光照培养能生长,达(1.05~8.11)×106个细胞/mL,藻液细胞密度为对照的2.1~21倍;与野生型原出发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0~0.910;与野生型原出发株相比,电泳时将出现一至若干条新蛋白带,如在大约36和158kDa处各多出一条新蛋白带,同时也可能丧失一至若干条蛋白带;或在某一位置的蛋白带前者比后者表达量高,如在大约27和29kDa处耐低温突变株表达的蛋白量比野生型原出发株高,或者反过来的情况也有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