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5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559285.7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0/60
Abstract: 色谱与质谱联用的零死体积接口装置及其应用,该接口装置是一种集样品组分分离、雾化和直接传输功能于一体的微口径高效液相色谱(μ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的零死体积接口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玻璃或石英框架和插入其中的微口径色谱柱组成,直接作为ICP炬管的中心采样通道插入到ICP‑MS的离子源处,实现了μHPLC与ICP‑MS的零死体积偶联。μHPLC流出物以100%的传输效率无损失地进入ICP‑MS中被检测,大大降低了检出限;不需配备雾室的零死体积耦合,大大减小了色谱分离的柱后效应,避免了色谱峰的展宽和已分离组分的再次混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HPLC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66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158129.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7/626
Abstract: 无油分选‑直接注入‑ICPMS单细胞分析系统,涉及单细胞分析平台。集成细胞分选、操控和单细胞直接注入的进样装置,并耦合ICPMS质谱检测进行高效单细胞分析。包括双直线‑弯曲‑直线型微流控芯片和直接注入式微喷器件;双直线‑弯曲‑直线型微流控芯片包括缓冲液入口、缓冲液通道、悬浮液入口、两级分离通道;缓冲液和悬浮液入口主体为一个圆柱结构,三叉式连接的两级分离通道由若干个“直线‑弯曲‑直线”的结构组成;直接注入式微喷器件包括一个带载气支管的外壳,外壳末端逐渐变细形成喷嘴;进样毛细管从外壳尾端插入相对于喷嘴略有缩进,并剥去一段毛细管表面的聚酰亚胺涂层,在喷嘴处在线形成微空腔。整个系统使用碳酸氢氨缓冲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9285.7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0/60
Abstract: 色谱与质谱联用的零死体积接口装置及其应用,该接口装置是一种集样品组分分离、雾化和直接传输功能于一体的微口径高效液相色谱(μ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的零死体积接口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玻璃或石英框架和插入其中的微口径色谱柱组成,直接作为ICP炬管的中心采样通道插入到ICP‑MS的离子源处,实现了μHPLC与ICP‑MS的零死体积偶联。μHPLC流出物以100%的传输效率无损失地进入ICP‑MS中被检测,大大降低了检出限;不需配备雾室的零死体积耦合,大大减小了色谱分离的柱后效应,避免了色谱峰的展宽和已分离组分的再次混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HPLC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66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8129.0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无油分选-直接注入-ICPMS单细胞分析系统,涉及单细胞分析平台。集成细胞分选、操控和单细胞直接注入的进样装置,并耦合ICPMS质谱检测进行高效单细胞分析。包括双直线-弯曲-直线型微流控芯片和直接注入式微喷器件;双直线-弯曲-直线型微流控芯片包括缓冲液入口、缓冲液通道、悬浮液入口、两级分离通道;缓冲液和悬浮液入口主体为一个圆柱结构,三叉式连接的两级分离通道由若干个“直线-弯曲-直线”的结构组成;直接注入式微喷器件包括一个带载气支管的外壳,外壳末端逐渐变细形成喷嘴;进样毛细管从外壳尾端插入相对于喷嘴略有缩进,并剥去一段毛细管表面的聚酰亚胺涂层,在喷嘴处在线形成微空腔。整个系统使用碳酸氢氨缓冲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