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卤代烃制备烷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682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7540.6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刘运权 吕东灿

    Abstract: 一种由卤代烃制备烷烃的方法,涉及烃类化合物。将卤代烃、金属和引发剂反应,收集液相产物,分离后得烷烃。金属与卤代烃的反应实现了卤代烃的转化,整个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氢气、高温、高压、有机物萃取剂过程等,采用非石化来源的烃类燃料制备途径,整个生产过程能耗较低,产品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制备的烃类燃料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典型的“绿色能源”的范畴。

    一种从生物油中提取酚类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349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1122.8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从生物油中提取酚类物质的方法,涉及生物油的提取工艺。将生物油预处理后,提取含酚类物质的蒸馏物;在提取的含酚类物质的蒸馏物中加入可溶性盐,得溶液A;调整溶液A的pH值>7,得溶液B;将溶液B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得到络合沉淀物;收集络合沉淀物,经真空抽滤后制成滤饼;将滤饼置入盐酸中置换,用萃取剂萃取后,将萃取液真空干燥以提取酚类物质。通过使用可溶性金属盐类作为沉淀剂,以乙酸酯类或二氯甲烷溶剂作为萃取剂,从生物质热裂解油中提取酚类物质。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工艺简单,提取的酚类物质的纯度可以达到96%以上。

    一种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589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0527.6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方法,涉及一种生物油。提供一种既可以从生物油中提取酚类物质,又能副产醋酸盐,并且可以提升生物油的品质,使生物油的酸度降低,而热值不发生明显变化的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方法。在生物油中加入络合剂进行络合反应,分离得到络合沉淀物;在络合沉淀物中加入酸,得到酚类物质和金属盐溶液,过滤,除掉炭颗粒等杂质,得到酚类物质和金属盐的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萃取剂,静置,溶液分成两层,上层即为酚类物质萃取相,下层即为金属盐溶液相,将酚类物质萃取相与金属盐溶液相分离,得到酚类物质和金属盐溶液。

    一种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5890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050527.6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方法,涉及一种生物油。提供一种既可以从生物油中提取酚类物质,又能副产醋酸盐,并且可以提升生物油的品质,使生物油的酸度降低,而热值不发生明显变化的生物油的分离提质方法。在生物油中加入络合剂进行络合反应,分离得到络合沉淀物;在络合沉淀物中加入酸,得到酚类物质和金属盐溶液,过滤,除掉炭颗粒等杂质,得到酚类物质和金属盐的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萃取剂,静置,溶液分成两层,上层即为酚类物质萃取相,下层即为金属盐溶液相,将酚类物质萃取相与金属盐溶液相分离,得到酚类物质和金属盐溶液。

    一种从生物油中分离酚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69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21447.7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从生物油中分离酚类的方法,涉及一种从生物质热解油中分离酚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油进行蒸馏,截取160℃以下的馏分,加入碱溶液进行碱化至pH>10;取碱化溶液用萃取剂萃取,萃取后剩下的水相用酸进行酸化,再加入盐溶液,用反萃取剂再萃取,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有机相,即获得酚类混合物。不仅扩展了生物油的用途,而且提高了生物油的经济价值,为生物油的分离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一种高碳烃的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1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3771.2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刘运权 吕东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一种高碳烃的制备方法,涉及液体高碳烃。将多元醇、碘化氢和亚磷酸混合,然后与乙酸、去离子水一起投入反应容器,进行加热回流反应,然后降温,经离心分离,得上层油相,即为液体高碳烃,下层水相可返回反应系统重复使用。多元醇选用五碳醇和六碳醇,可以通过生物质水解时伴随耦合加氢得到,可作为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平台化合物。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温度一般不高于130℃,且在常压下进行。因此反应过程能耗低。使用一定量的乙酸加入反应系统,能使反应产生的碘单质最大限度地存在于水相。得到的油相为透明、澄清的黄色液体,黏度较低,避免后续复杂的油相除碘或脱色等工艺。反应后水相重新返回反应系统,增加反应物的利用率。

    一种高碳烃的制备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15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023771.2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刘运权 吕东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一种高碳烃的制备方法,涉及液体高碳烃。将多元醇、碘化氢和亚磷酸混合,然后与乙酸、去离子水一起投入反应容器,进行加热回流反应,然后降温,经离心分离,得上层油相,即为液体高碳烃,下层水相可返回反应系统重复使用。多元醇选用五碳醇和六碳醇,可以通过生物质水解时伴随耦合加氢得到,可作为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平台化合物。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温度一般不高于130℃,且在常压下进行。因此反应过程能耗低。使用一定量的乙酸加入反应系统,能使反应产生的碘单质最大限度地存在于水相。得到的油相为透明、澄清的黄色液体,黏度较低,避免后续复杂的油相除碘或脱色等工艺。反应后水相重新返回反应系统,增加反应物的利用率。

    一种从生物油中分离酚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690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421447.7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从生物油中分离酚类的方法,涉及一种从生物质热解油中分离酚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油进行蒸馏,截取160℃以下的馏分,加入碱溶液进行碱化至pH>10;取碱化溶液用萃取剂萃取,萃取后剩下的水相用酸进行酸化,再加入盐溶液,用反萃取剂再萃取,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有机相,即获得酚类混合物。不仅扩展了生物油的用途,而且提高了生物油的经济价值,为生物油的分离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