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07407.9
申请日:2024-06-21
IPC: F02K9/64
Abstract: 一种周期性微通道的回流式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由TPMS晶胞以共形映射的晶胞排布方式构成,且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子域和第二子域,第一子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子域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第二流道,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间隔分布;还包括设于外壳体的进液口,进液口连通于各第一流道的进口端,第一流道的进口端连通第二流道的出口端,各第二流道出口端连通出液口。基于共形映射的晶胞排布方式使TPMS结构特点高效发挥,同时具有TPMS特点的回流式冷却流道延长了冷却液流动路径,简化冷却液的收集和管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5534.1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包括薄壁推力室内衬和异质金属护套;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内部形成有再生冷却流道,所述异质金属护套通过冷喷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外壁上;其中,所述薄壁推力室内衬的外壁形成有球坑凸起微结构,所述球坑凸起微结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球坑以及形成在多个球坑之间的凸起,所述异质金属护套通过冷喷涂的方式喷涂在所述球坑凸起微结构上,所述多个球坑用于分散喷涂材料冲击时产生的压力。应用本技术方案可提供一种微结构增强异质金属结合的薄壁火箭推力室制造方法,以提高推力室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52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38383.4
申请日:2016-08-05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用比较板测量多孔金属材料导热系数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导热系数测试领域。所述用比较板测量多孔金属材料导热系数的装置设有安装平台、比较板、隔热保温层、热水室、冷水室、流量计、水泵、恒温水箱、水温检测与控制模块、流量监测与控制模块、温度监测与控制模块。所述用比较板测量多孔金属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步骤1:安装待测多孔金属材料样品;步骤2:装置部分与监控部分的连接;步骤3:加热待测多孔金属材料样品;步骤4:待测多孔金属材料样品导热系数的测量。因不需要准确测量热流参数,而省去了附设热流量计及补偿加热器等工作,从而实现简单装置低成本、快速、较为准确测量多孔金属材料导热系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0226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38648.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复合折纸结构智能吸液芯及柔性热管和制造方法。该智能吸液芯具有复合折纸结构,包括折叠体骨架和多孔热响应单元;所述折叠体骨架设有固定端,并以所述固定端为起点延伸形成截面具有周期性轮廓曲线的结构;所述多孔热响应单元布置于所述折叠体骨架上,包括若干微孔形成的周期性孔阵列,使其在温度变化时,以固定端为基点进行拉伸或收缩,改变两相邻长方体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微孔间距重合度,实现孔径的智能响应,且基于折纸结构的多孔热响应单元具有全段柔性能力,实现随温度智能调节吸液芯孔径,具有高效散热性能,可大角度、小半径、多次数下弯折,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适合大规模生产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293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826392.2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柔性热管,包括外管、蒸汽流通件和吸液芯。其中,外管的轴向两端密封连接以形成密闭腔体,且密闭腔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外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绝热段连接于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蒸汽流通件支撑于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内,蒸汽流通件上设有由蒸发段连通至冷凝段的蒸汽槽;吸液芯设于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三者至少对应蒸汽槽的一侧内壁;外管、吸液芯和蒸汽流通件均能够弯折。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热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合理的排布,充分将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带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柔性热管的可穿戴设备,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68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983912.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流场调控式燃料电池极板结构,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微流道;所述的基板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的多个平行微流道的前端设有一个流体入口通道,所述的多个微流道的后端设有一个流体出口通道,且流体入口方向和流体出口方向分别与微流道的前端和后端的夹角为3‑7°;所述的微流道内置有柔性金属片;所述的柔性金属片在受到经过微流道的流体作用时能够产生二维或三维结构形变。本发明的自适应流场调控式燃料电池极板结构能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发生相应的功能形变,最大程度地增强了流场的空间对流效应,保证了反应位点反应物的均匀分布,有效地减少了反应产物堆积,同时利用极板结构的调控功能增强流场的局部湍流强度,减小流场的热边界层厚度,从而显著提高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017558.6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及应用,该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包括三维阵列排布的若干仿生单元,所述仿生单元上开设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投影为半个椭圆,包括斜面、曲面和凸缘,所述斜面且沿液体流向具有槽体深度逐渐增加的结构,所述斜面的末端连接有曲面,所述曲面在靠近斜面的一侧为凹面,曲面的上端向斜面方向回伸形成所述凸缘,所述凸缘与下一仿生单元的斜面平滑衔接;该仿生单元模仿猪笼草表面的微结构特征,将该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应用于环路热管等相变散热装置中,既能提高吸液芯的毛细抽吸力,又能保证液体的定向传输,有效解决环路热管毛细抽吸力不足和背向导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9500.1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核酸检测扩增反应微通道温控装置及方法,涉及微通道温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核酸扩增反应模块、升/降温模块、微通道冷却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核酸扩增反应模块和微通道冷却模块分别安装在升/降温模块的上、下两面;核酸扩增反应模块包括反应板、反应柱和反应管;升/降温模块与反应板底部贴合安装,通过微控制器模块实现反应模块的升/降温以及温度控制;微通道冷却模块包括微通道板、微通道盖板、液体管、散热风扇、冷凝器、储液器和水泵;反应柱、热电制冷片和冷凝器出口均设置有热电偶,用于采集温度信号。不使用外层保温材料,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操作便捷性。提高热电制冷片功率,提高反应模块升/降温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7558.6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及应用,该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包括三维阵列排布的若干仿生单元,所述仿生单元上开设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投影为半个椭圆,包括斜面、曲面和凸缘,所述斜面且沿液体流向具有槽体深度逐渐增加的结构,所述斜面的末端连接有曲面,所述曲面在靠近斜面的一侧为凹面,曲面的上端向斜面方向回伸形成所述凸缘,所述凸缘与下一仿生单元的斜面平滑衔接;该仿生单元模仿猪笼草表面的微结构特征,将该表面能梯度仿生吸液芯应用于环路热管等相变散热装置中,既能提高吸液芯的毛细抽吸力,又能保证液体的定向传输,有效解决环路热管毛细抽吸力不足和背向导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06296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288107.4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涉及微通道冷凝器。设有微通道板、上盖板、下盖板、密封凹槽、管道连接头;所述微通道板由蒸汽通道和冷却水通道组成,蒸汽通道和冷却水通道相互间隔,交错排布;所述微通道板正面为蒸汽、冷却水通道和入口,所述微通道板背面为蒸汽、冷却水出口;所述微通道板正面和反面周围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微通道板背面蒸汽出口采用收束式的槽道;所述上盖板设有与微通道形状吻合的微通道凸台;所述上盖板、下盖板的周围设有密封凸台;所述上盖板、下盖板设有管道连接头;蒸汽和冷却水经过微通道板正面的蒸汽和冷却水入口进入各自的通道进行热交换,然后在背面的蒸汽和冷却水出口流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