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261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298395.3

    申请日:2013-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结构,主要能够抑制来自旁通流路的取回部的热损耗。旁通流路(16)由沿着外部连接部(14)侧的箱部(上箱11a、12a)配置的旁通管(16a)和第二传热管(31)构成,其中第二传热管(31)通过将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1)或第二热交换器(12)的连通部(15)的附近的第一传热管(11c、12c)与第一热交换器(11)或第二热交换器(12)的其他部分划分开而形成。

    热交换器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4261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298395.3

    申请日:2013-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结构,主要能够抑制来自旁通流路的取回部的热损耗。旁通流路(16)由沿着外部连接部(14)侧的箱部(上箱11a、12a)配置的旁通管(16a)和第二传热管(31)构成,其中第二传热管(31)通过将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1)或第二热交换器(12)的连通部(15)的附近的第一传热管(11c、12c)与第一热交换器(11)或第二热交换器(12)的其他部分划分开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