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1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08484.6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广东朗固实业有限公司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32B3/30 , B32B3/28 , B32B27/02 , B32B27/36 , B32B27/06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37/12 , A41D31/02 , A41D31/102 , A41D31/08 , A41D31/10 , A41D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热防护的非均匀三维间隔层压织物及其制备方法,非均匀三维间隔层压织物由三层织物层压复合而成,从外到内依次为基布、防水透湿膜和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为由阻燃纱线织造而成的经编间隔织物层或纬编间隔织物层,包括外层、间隔层和内层;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分为多个区块,不同区块中间隔层单丝的细度不完全相同,使不同区块在一定压力下的厚度也不完全相同。制备方法为:先制备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再将粘合剂分别涂覆在基布与防水透湿膜之间以及防水透湿膜和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之间,使三者粘合制得所述非均匀三维间隔层压织物。本发明差异化地实现防护服装更优的热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79020.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包括睡眠产品保暖量数据库、模型建立模块、模型验证模块、参数化研究模块、预测模块和推荐模块。系统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一个睡眠人体舒适性预测模型;S2:确定边界条件并代入已经建立的模型,进行输出数据修改至实验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的误差在7%以内;S3:参数化研究;S4:基于S3获取睡眠产品参数、人体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图线关系,得到一种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S5:基于S4获得的一种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推荐特定环境下使用的睡眠产品,确保人体睡眠的舒适性。本发明提供的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能够更科学、更准确的预测睡眠产品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615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708484.6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广东朗固实业有限公司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32B3/30 , B32B3/28 , B32B27/02 , B32B27/36 , B32B27/06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37/12 , A41D31/02 , A41D31/102 , A41D31/08 , A41D31/10 , A41D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热防护的非均匀三维间隔层压织物及其制备方法,非均匀三维间隔层压织物由三层织物层压复合而成,从外到内依次为基布、防水透湿膜和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为由阻燃纱线织造而成的经编间隔织物层或纬编间隔织物层,包括外层、间隔层和内层;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分为多个区块,不同区块中间隔层单丝的细度不完全相同,使不同区块在一定压力下的厚度也不完全相同。制备方法为:先制备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再将粘合剂分别涂覆在基布与防水透湿膜之间以及防水透湿膜和非均匀三维间隔织物层之间,使三者粘合制得所述非均匀三维间隔层压织物。本发明差异化地实现防护服装更优的热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279020.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包括睡眠产品保暖量数据库、模型建立模块、模型验证模块、参数化研究模块、预测模块和推荐模块。系统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一个睡眠人体舒适性预测模型;S2:确定边界条件并代入已经建立的模型,进行输出数据修改至实验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的误差在7%以内;S3:参数化研究;S4:基于S3获取睡眠产品参数、人体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图线关系,得到一种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S5:基于S4获得的一种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推荐特定环境下使用的睡眠产品,确保人体睡眠的舒适性。本发明提供的睡眠产品舒适性的预测系统,能够更科学、更准确的预测睡眠产品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14118.9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状记忆织物防护性能测试用装置,包括固定有金属杆的底座、活动支架杆、伸缩设置的传感器上层支架和传感器外壳、热流传感器、面料夹板、数据采集系统,所述传感器上层支架通过活动支架杆滑动设置在所述金属杆上,所述热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内,所述面料夹板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的正下方,所述热流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连接,本发明通过活动的热流传感器确保织物组合从常温状态到高温状态形变的过程中,热流传感器与被测织物始终处于接触状态,且不影响形状记忆织物发生的形变,从而准确地测量形状记忆织物的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48342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21689533.5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形状记忆织物防护性能测试用装置,包括固定有金属杆的底座、活动支架杆、伸缩设置的传感器上层支架和传感器外壳、热流传感器、面料夹板、数据采集系统,所述传感器上层支架通过活动支架杆滑动设置在所述金属杆上,所述热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内,所述面料夹板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的正下方,所述热流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的热流传感器确保织物组合从常温状态到高温状态形变的过程中,热流传感器与被测织物始终处于接触状态,且不影响形状记忆织物发生的形变,从而准确地测量形状记忆织物的防护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32390.9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服传热模拟方法、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关于电加热服的电加热着装传热模型及电加热织物系统传热模型;建立两个模型的结合应用方法;对两个模型的结合应用方法进行验证实验,得到通过验证实验的电加热着装传热模型、电加热织物系统传热模型、以及结合应用方法;基于通过验证实验的两个模型、以及结合应用方法,建立用于指导电加热着装传热模型加热部位温度设置的温度预测模型;或者,改变通过验证实验的电加热着装传热模型中加热片的参数进行模拟实验,并建立用于指导电加热服的设计的皮肤温度预测模型。本发明构建了电加热织物系统模型与电加热服着装模型相结合的应用方法,使电加热服的模拟结果更真实。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44617.7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睡枕高度参数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头部、颈部和肩部的三维点云数据和枕芯材料的压缩率和回弹率;根据所述三维点云数据生成指标参数;对所述指标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头颈曲线形态;根据所述头颈曲线形态、所述压缩率和所述回弹率生成睡枕参数;根据所述头颈曲线形态、所述压缩率、所述回弹率和所述睡枕参数生成睡枕高度参数;所述睡枕高度参数包括颈部枕高、中间枕深和两侧枕深。通过聚类分析获得头颈曲线形态,精准度更高,针对性更强,指导生产符合人体工效设计的睡枕,提高不同人群的寝具满意度,通过得到睡枕高度参数计算公式,具有更高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普适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3391.9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18/23 , G06F17/11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睡眠产品效能评价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方法,具体采集睡眠产品效能的评价性能指标数据,并消除评价性能指标数据中的量纲;对评价性能指标数据进行权重分析,得到子指标与五感指标的隶属关系,计算睡眠产品的五感指标数值并确定五感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睡眠产品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到睡眠产品效能评价系统。本申请提出了包括睡眠指标、温度指标、舒适度指标、贴合指标和释压指标的五个指标,使评价方法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且本申请可科学评价睡眠产品工效性能,帮助消费者选择舒适的睡眠产品,同时指导生产商了解睡眠产品工效性能与消费者需求的关系,更好设计对应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66535.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间隙量量化方法及系统,属于服装间隙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预获取的人体三维净体模型和着装模型,构建人体‑服装测量模型;选定所述人体‑服装测量模型的特征区段,获取区段模型;测量所述区段模型中服装的侧表面积、服装的体积、人体的侧表面积和人体的体积;根据所述区段模型中服装的侧表面积、服装的体积、人体的侧表面积和人体的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区段模型的服装间隙量。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基于特征截面的服装间隙量量化方法不能真实全面地反应着装人体某一立体区段的服装间隙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