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796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89749.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运动康复装置,包括手掌支撑部和手臂支撑部,手臂支撑板下端面的低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下端,手臂支撑板下端面的高端处设置有一第一伸缩杆基座,第一伸缩杆基座通过一电动伸缩杆连接于底座上端面;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杆基座;手掌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转轴,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有一轴套,转轴通过转动机构驱动旋转,转动机构包括两固定座、驱动机构、两限位机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运动康复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初始化复位、运动准备、旋转运动、调整高度等过程,本发明通过外部旋转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动力,带动手臂、手掌的转动,从而起到腕关节内风湿的运动康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0354951.9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8/18 , A61K9/16 , A61K31/722 , A61P17/02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的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还涉及一种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的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针对现有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创面修复治疗不佳、不能抑制瘢痕、载药量低、分散性差以及纳米微球颗粒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现如今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3~6份、1%醋酸溶液4~8份、乙醇1~2份、人参皂苷Rg3 0.1~0.2份、多巴胺0.4~0.5份、BFGF 0.1~0.2份、乳化剂4~6份、液体石蜡20~32份、交联剂12~18份。本发明制得的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增强了创面修复治疗效果且可抑制瘢痕的形成,同时,具有载药量高和分散性好的优点,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颗粒的尺寸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85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81177.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修饰、过氧化铜负载的ZIF8纳米粒子及其应用,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沸石咪唑啉框架‑8为基体,CuO2NPs均匀修饰于所述沸石咪唑啉框架‑8内,形成CuO2@ZIF8NPs,所述聚多巴胺膜以膜的形式包覆于所述CuO2@ZIF8NPs表面。本发明构建了涂覆PDA并负载CuO2NPs的多功能ZIF8NPs(CuO2@ZIF8@PDANPs),用于热增强OS的CDT。CuO2@ZIF8@PDA NPs结合光热效应和化学动力疗法,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肿瘤疗效,在骨肉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4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54951.9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8/18 , A61K9/16 , A61K31/722 , A61P17/02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的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还涉及一种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的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针对现有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创面修复治疗不佳、不能抑制瘢痕、载药量低、分散性差以及纳米微球颗粒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现如今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3~6份、1%醋酸溶液4~8份、乙醇1~2份、人参皂苷Rg3 0.1~0.2份、多巴胺0.4~0.5份、BFGF 0.1~0.2份、乳化剂4~6份、液体石蜡20~32份、交联剂12~18份。本发明制得的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增强了创面修复治疗效果且可抑制瘢痕的形成,同时,具有载药量高和分散性好的优点,医用几丁糖纳米微球颗粒的尺寸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4807333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456549.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急诊创伤外科用伤口清创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台和喷头,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冲洗池,所述冲洗池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且位于冲洗池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收集斗;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台、冲洗池、孔洞、收集斗、排水管、支撑台、支腿、污水箱、喷头、加压水箱、输水管、滑槽、滑块、固定板和支撑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持续进行消毒、方便收集废液且对患处进行局部支撑,解决了临床上在给外伤病人进行清创处理时,需要手持消毒水多次对伤口进行冲洗,这样不仅麻烦,还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对于废液不能收集,导致废液对地面以及其他器械造成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388748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457675.4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3B2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肢体康复锻炼支具,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弧形板,且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有把手,且螺杆的顶端延伸至U形板的内部,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有螺母,且螺母的顶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螺杆上,所述螺母的外侧面固定有若干推动杆。该便于调节的肢体康复锻炼支具,通过设置U形板,配合螺杆形成可将整个支具夹紧固定在病床等位置的夹具,从而就能够避免出现支具倾倒的情况,同时利用螺母和弹簧的作用能够有效增大螺杆与螺孔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螺杆意外旋转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整体的使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64452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0756590.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畸形手腕矫正辅助器,包括手掌部和手腕部,手掌部与手腕部转动连接,手掌部包括手掌固定板,手掌固定板包括四指板和拇指板,四指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挡板,四指板上设置有两个穿带孔,穿带孔为长条形结构,两穿带孔内穿过一扎紧带,扎紧带穿过人手四指头扎紧在的手掌位置;手腕部包括腕部板,腕部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紧固带,两紧固带的自由端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手掌固定板和腕部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手套,拇指板上固定设置有一用于套接大拇指的弹性套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病人腕部勒紧,并家庭人员或医护人员通过轻轻活动手掌固定板,对病人的腕部进行活动,以起到手腕矫正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921322U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21482416.2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恢复用夹板,包括弧形下夹板,所述弧形下夹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撑架,所述弧形下夹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内设有电动推杆缸,所述电动推杆缸的伸缩杆通过多个第一螺钉螺纹连接有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通过多个第二螺钉螺纹连接弧形上夹板,所述弧形上夹板和所述弧形下夹板的内壁都设有用于外敷中药的治疗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缸的伸缩端带动安装支座和弧形上夹板一起运动,直到将弧形上夹板调整至适当位置,这种结构能能够快捷高效地调节夹板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217723841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020798.6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F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卷片,所述固定卷片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片,所述固定卷片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公扣,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母扣,所述固定卷片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竖直均匀分布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设有防护金属条,且防护金属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柔性套;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卷片上下表面的连接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使得防护金属条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效果,同时利用柔性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保护作用,大大减少肢体的受压迫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4968563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466231.7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壁面滑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壳体;通过设置支撑柱,利用支撑柱上滑动设置的限位环,使得转盘能够在支撑柱上转动,利用转盘上设置的踏板,进而能够将患者的脚部放置在踏板上进行腿部锻炼,利用支撑柱上开设的凹槽,使得棘条能够在凹槽内移动,利用限位环上设置的安装块,从而通过棘条棘齿的配合对限位环进行固定,以及能够通过移动限位环带动踏板上下移动,保证该装置能够调节锻炼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