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非球面眼镜片的设计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28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07153.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非球面眼镜片的设计方法,具体涉及眼镜光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眼镜片设计方法在主流上以考虑镜片本身的成像质量为主,缺乏对镜片与眼睛结合时成像质量的综合考虑,导致了镜片只在中心视场或者是较小的视场角内清晰成像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明确了镜片与眼模型结合的非球面镜片设计方法,使得镜片在人眼任意视场角下都能够清晰成像;本发明提高了眼镜片在人眼不同视场角下的成像质量,并且达到了边缘减薄的效果。

    一种大视场高分辨率全玻车载镜头

    公开(公告)号:CN118604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02312.8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视场高分辨率全玻车载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前组、后组和滤光片,所述前组从靠近物侧朝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后组从靠近物侧朝向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孔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中,前组的最大半视场角ω0max与边缘主光线经过前组后与光轴的夹角ω1max之间满足:2.5≤sinω0max/sinω1max≤3.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视场高分辨率全玻车载镜头,实现高分辨率、小型化、前端小口径、温度性能好、大视场角等效果。

    用于小口径光学元件双面抛光的快速翻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22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01645.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口径光学元件双面抛光的快速翻面装置及方法,包括行星轮基体、第一薄铁板、第二薄铁板和磁铁,所述行星轮基体上设有中心处向外依次排列的定位孔,且呈圆周规则排列,所述行星轮基体外圈边缘处均匀分布有圆孔,所述圆孔内放置磁铁,所述第一薄铁板和第二薄铁板通过磁铁吸附于行星轮基体的上下两面。本发明装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配合使用方法不会造成镜片表面的损伤,可以同时对大量小口径光学元件进行双面抛光,且在双面抛光过程中需要翻面时进行快速翻面,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大变倍比连续变焦的瞄准镜头

    公开(公告)号:CN1164004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5931.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变倍比连续变焦的瞄准镜头,包括:物镜组A,所述物镜组A包括双凸透镜A‑1、双凸透镜A‑2、双凹透镜A‑3、双凸透镜A‑4、双凹透镜A‑5;中继镜组B,设置于物镜组A与像侧之间,所述中继镜组B包括前固定组B1、第一移动组B2、第二移动组B3和后固定组B4,所述前固定组B1为正弯月透镜B1‑1,所述第一移动组B2包括从物侧往像侧依序排列的双凸透镜B2‑1、双凹透镜B2‑2和正弯月透镜B2‑3,所述第二移动组B3包括正弯月透镜B3‑1、双凸透镜B3‑2、正弯月透镜B3‑3,所述后固定组B4包括双凸透镜B4‑1和双凹透镜B4‑2;目镜C,所述目镜C包括负弯月透镜C‑1、正弯月透镜C‑2、正弯月透镜C‑3和双凸透镜C‑4;光阑,设置于物镜A‑1上,且与物镜A‑1的表面重合。

    一种大视场车载镜头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5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37219.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视场车载镜头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将大视场车载镜头光学系统划分为前组、光阑以及后组,前组与后组各元件沿光轴依次排列,光阑位于后组中。依据镜头整体性能要求确定前组与后组特性参数,利用缩放法对前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二元搜索算法以若干个平行平板为起点构建后组初始结构;前组与后组对接时要求前组的出射光瞳与后组的入射光瞳重合,最后进行整体优化。本发明将镜头缩放与镜头拼接相结合,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相结合,避免了采用像差理论设计大视场车载镜头的复杂性,也克服了缩放法设计大视场车载镜头的局限性,可以方便、快速地设计出高质量大视场车载镜头。

    一种适用于激光3D打印的变光斑机构及扩束镜

    公开(公告)号:CN118596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8421.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激光3D打印的变光斑机构及扩束镜,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激光3D打印机变光斑模组结构控制移动的精度降低,且连接滑块与限位滑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运动阻力大,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通过音圈电机来控制调节动扩束镜片和静扩束镜片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结构体积小、运动阻力小,响应快,控制精细,速度快。

    一种非球面眼镜片的设计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4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32780.5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面眼镜片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镜片整体光焦度、前表面基弧、折射率以及中心厚度;S2、计算镜片前表面顶点和后表面顶点的曲率半径;S3、构建简易镜眼模型,将简易镜眼模型与镜片进行对接,采用镜片非球面设计公式设计镜片的表面为旋转轴对称高次非球面,并设置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为优化变量,通过对不同视场角内的像散进行优化,直至完成消像散;S4、对非球面设计公式进行二阶微分计算,判断设计的非球面镜片表面是否出现拐点,若表面出现拐点,则返回步骤S3,直至面形不出现拐点。本发明提高了眼镜片的成像质量,解决了非球面眼镜片光学设计与加工的衔接问题,提高了眼镜片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