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08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8586.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基坑降水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支腿式有机玻璃滤板(7)、围护结构有机玻璃板(9)、监测装置和注水装置等。所述模型箱的长度方向,由支腿式有机玻璃滤板和围护结构有机玻璃板垂直于模型箱的长侧面和底面,将所述模型箱分成三部分,从左至右分别为注水区(4)、渗水区(5)和基坑模拟区(6);模型箱底部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8)。本发明采用模拟基坑降水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基土体进行模型试验,模拟在降水的情况下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坑外水位变化等情况,可为实际工程提供更为准确的试验数据并且为降水井布置方式的优化提供室内模型数据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847180.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包括隧道主体结构和位于主体结构底板以下的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隧道主体结构包括顶板(2)和底板(4)、两侧墙(1)和中隔墙(3)。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两侧墙分别垂直连接顶板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隔墙垂直安装于顶板与底板中间;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包括长桩(6)和短桩(5),在主体结构底板下的纵向和横向均有布设;纵向采取中部长,周边短的布桩形式。与传统抗浮措施相比,本发明更能充分利用利用地层条件,使得桩抗浮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节省运营费用,适用于明挖隧道穿越强透水性地层的抗浮高要求的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817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140756.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性地层条件下抗拔桩承载研究用模型桩制作装置,属于混凝土预制技术领域,包括:浇筑模具、载料箱、支撑组架;浇筑模具和载料箱均安装于支撑组架,载料箱位于浇筑模具上方;浇筑模具包括:模型桩浇筑箱、底板和活塞,模型桩浇筑箱的上下两端贯通且内部形成第一腔室,底板活动连接于第一腔室内,底板的下端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顶端封闭,活塞滑动密封连接第二腔室内且活塞上表面与第二腔室之间填充有液体,活塞还开设有连接外界的通道;载料箱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且设有控制物料卸料的控制阀,载料箱还设有重量传感器。解决当前技术中模型桩通常采用纯人工制作的方式进行,操作十分不便、制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8810.0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基坑外墙与地连墙回填打夯装置及方法,用于对位于建筑物本体和围护墙之间狭窄和较深回填区土体进行逐层夯实。概括来说,本装置包括吊车、承重桥、弹射装置和重锤,吊车位于地表的基坑外侧,吊车的吊臂端部位于基坑的回填区上方,承重桥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深入基坑的回填区,弹射装置悬挂在承重桥上,重锤设置在所述弹射装置的下侧,吊臂的吊绳穿过承重桥和弹射装置后,吊住重锤。本装置及方法配合工作,吊车吊起重锤上移并挤压弹射装置,弹射装置蓄力,当起吊动力切断时,重锤在自身重力和弹射装置的弹力下加速坠落。通过弹射装置对重锤的下坠加速度补偿,夯实力度更大、夯实效率更高、夯实密度大小和一致性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8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618631.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试变形缝内止水带抗渗性的装置,包括水箱(8)、密封圈(9)、流量计(10)、集水槽(11)、加压装置(12)、红外热像仪(13)、压力表、水盒(16)和试块(7)。所述加压装置将内部储水罐的水通过流量计及管道送至水箱对试块的变形缝及止水带背后施加定量水压,再通过红外热像仪观察止水带的抗渗性能;所述试块置于加压装置箱体的上方,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试块附近的三脚架(14)上;所述水箱法兰通过密封圈与试块上预埋件突出部分紧密结合;所述加压装置上方的集水槽将试块渗漏的水回收至水盒。本发明加压装置的设计,不仅可以在室内测出设计变形缝与止水带的抗渗性能,而且可以带入现场,进行现场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817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40756.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性地层条件下抗拔桩承载研究用模型桩制作装置,属于混凝土预制技术领域,包括:浇筑模具、载料箱、支撑组架;浇筑模具和载料箱均安装于支撑组架,载料箱位于浇筑模具上方;浇筑模具包括:模型桩浇筑箱、底板和活塞,模型桩浇筑箱的上下两端贯通且内部形成第一腔室,底板活动连接于第一腔室内,底板的下端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顶端封闭,活塞滑动密封连接第二腔室内且活塞上表面与第二腔室之间填充有液体,活塞还开设有连接外界的通道;载料箱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且设有控制物料卸料的控制阀,载料箱还设有重量传感器。解决当前技术中模型桩通常采用纯人工制作的方式进行,操作十分不便、制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47180.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包括隧道主体结构和位于主体结构底板以下的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隧道主体结构包括顶板(2)和底板(4)、两侧墙(1)和中隔墙(3)。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两侧墙分别垂直连接顶板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隔墙垂直安装于顶板与底板中间;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包括长桩(6)和短桩(5),在主体结构底板下的纵向和横向均有布设;纵向采取中部长,周边短的布桩形式。与传统抗浮措施相比,本发明更能充分利用利用地层条件,使得桩抗浮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节省运营费用,适用于明挖隧道穿越强透水性地层的抗浮高要求的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216999740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3074403.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一种便于安装的梯形钢腰梁装置,包括焊接双H型钢和角钢。所述焊接双H型钢是由四块长条形钢板组合焊接形成;打孔角钢(4)与不打孔角钢(3)通过焊接形成直角三角托架,一个直角面的打孔角钢紧贴焊接双H型钢主体的上下腹板(7)对称设置,另一个直角面的打孔角钢与焊接双H型钢的翼缘板(8)贴合,并通过螺栓(5)与型钢主体连接形成分段钢腰梁,再用膨胀螺栓(6)将整段钢腰梁固定在支护桩壁上。本实用新型腰梁与传统钢腰梁相比,将上部用于固定的锚索换成更具稳定性的直角三角托架,同时将锚索与型钢的连接方式从一个点变成一个面,安全性更高;同时上下三角托架与焊接双H型钢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梯形,增加了钢腰梁的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615992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3010325.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一种模拟基坑降水的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支腿式有机玻璃滤板(7)、围护结构有机玻璃板(9)、监测装置和注水装置等。所述模型箱的长度方向,由支腿式有机玻璃滤板和围护结构有机玻璃板垂直于模型箱的长侧面和底面,将所述模型箱分成三部分,从左至右分别为注水区(4)、渗水区(5)和基坑模拟区(6);模型箱底部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8)。本实用新型采用模拟基坑降水的试验装置,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基土体进行模型试验,模拟在降水的情况下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坑外水位变化等情况,可为实际工程提供更为准确的试验数据并且为降水井布置方式的优化提供室内模型数据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15669643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708727.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的隧道抗浮结构,包括隧道主体结构和位于主体结构底板以下的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隧道主体结构包括顶板(2)和底板(4)、两侧墙(1)和中隔墙(3)。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宽度相等,两侧墙分别垂直连接顶板和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中隔墙垂直安装于顶板与底板中间;长短桩组合式桩基础,包括长桩(6)和短桩(5),在主体结构底板下的纵向和横向均有布设;纵向采取中部长,周边短的布桩形式。与传统抗浮措施相比,本实用新型更能充分利用利用地层条件,使得桩抗浮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节省运营费用,适用于明挖隧道穿越强透水性地层的抗浮高要求的工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