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01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034332.6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织工程修复领域的一种用于大段负重骨缺损原位修复的再生反应室包括输入件、旋转件和供料件;所述输入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皮带轮和传送皮带;旋转件包括行星齿轮组、相互嵌套的内桶和外桶,行星齿轮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行星轮一端啮合于太阳轮,行星轮的另一端啮合内齿圈,所述行星轮的竖向中轴线处连接有搅拌轴;供料件包括位于内桶底部的载体支架本发明细胞灌注液可提高软骨细胞再生,本技术方案通过向内桶添加细胞灌注液,这种装置具有修复实质器官的作用,同时改善骨缺损原位的局部微环境、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弱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在骨缺损原位重建了骨再生微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0828051.3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5/077 , C12N5/07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器官再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组织器官再生的干细胞灌注营养液及其应用方法,原料包括骨髓基质干细胞、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地塞米松、维生素D3,其应用是将干细胞灌注营养液灌注于滨珊瑚支架上,以形成复合物,具有修复实质器官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4332.6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织工程修复领域的一种用于大段负重骨缺损原位修复的再生反应室包括输入件、旋转件和供料件;所述输入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皮带轮和传送皮带;旋转件包括行星齿轮组、相互嵌套的内桶和外桶,行星齿轮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行星轮一端啮合于太阳轮,行星轮的另一端啮合内齿圈,所述行星轮的竖向中轴线处连接有搅拌轴;供料件包括位于内桶底部的载体支架本发明细胞灌注液可提高软骨细胞再生,本技术方案通过向内桶添加细胞灌注液,这种装置具有修复实质器官的作用,同时改善骨缺损原位的局部微环境、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弱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在骨缺损原位重建了骨再生微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5462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7902.2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器官再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组织再生的自体PRP凝胶组织工程复合物原位构建的方法与配方,配方包括,凝血酶冻干粉、葡萄糖酸钙注射液、PRP液,无菌条件下,将2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注入2000U的凝血酶冻干粉安瓿瓶内,摇匀直至充分溶解成葡萄糖酸钙/凝血酶混合液,将准备好的葡萄糖酸钙/凝血酶混合液0.5ml和PRP液4.5ml的注射器分别与移植枪内外套管针注射接口相连,同时同步将葡萄糖酸钙/凝血酶混合液与自体PRP注入:(1)体外盐水安瓿空瓶内,静置,得PRP凝胶;(2)体内病损组织器官原位(凝胶各成分为凝血酶活力为100U/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浓度为10mg/ml,PRP液为4.5ml)。本发明以移植枪内外套管针采用局部注射的方法一次性快速制得PRP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58755.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微循环组织钳及配套诊疗系统,包括有介入微循环组织钳、诊疗台车、正负压系统和负压吸引瓶等,诊疗台车上连接有正负压系统,正负压系统的负压端上连接有负压吸引瓶。本发明不仅适用不同的组织部位活检与治疗,还可以避免穿刺部位较大损伤,同时在正负压循环的快速高效率切换状态下对组织进行咬切,并在咬切过程中对操作者进行引导和辅助,较为妥善地解决了损伤且效率低的难题,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操作便捷性,且满足随时对细胞组织样本进行采集,为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完整的生物信息及大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215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00238.0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枪及控制方法,在超声引导或者DSA引导下对穿刺部位进行定位;注射器反向并置装入枪盒内,由移植枪本体的可移动卡槽控制第二注射器活塞;通过第一注射器活塞推注和抽吸脉冲式交替,完成营养液与代谢产物的交换。本发明采用的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枪针对关节腔及组织间隙等腔隙性结构,治疗操作简单,仅需局部微创穿刺即能够实现:将炎性因子、代谢废物等不利于种子细胞存活的炎性产物排出体外;动态补充种子细胞;持续诱导种子细胞定向增殖与分化。
-
公开(公告)号:CN210612211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035597.8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枪,移植枪本体上端活动连接有可移动卡槽,可移动卡槽右端连接有Z型连杆,Z型连杆下端右侧与第二注射器连接,Z型连杆上端左侧与第一注射器连接;第二注射器右端的第二注射器乳头通过第二输液导管与内芯输液管接口连接,第一注射器左端的第一注射器乳头通过第一输液导管与外套管输液管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枪针对关节腔及组织间隙等腔隙性结构,治疗操作简单,仅需局部微创穿刺即能够实现:对局部病灶进行减张减压;将炎性因子、代谢废物等不利于种子细胞存活的炎性产物排出体外;动态补充种子细胞;持续诱导种子细胞定向增殖与分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786517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098256.X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A61B17/3209 , A61B17/3205 , A61B17/00 , A61M1/00 , A61B9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可视化循环针刀诊疗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废物残留的精准可视化循环针刀诊疗系统。一种精准可视化循环针刀诊疗系统,包括可视化采集系统、手术器械组合、负压引流装置和冲洗装置,手术器械组合包括有微循环针刀、负压连接口和内套管针等,微循环针刀右部的上部连接有横向的负压连接口,微循环针刀右部螺纹式连接有左部呈平口的内套管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套管针与微循环针刀之间配合,从而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