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微通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13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64844.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吸热器,散热器,所述吸热器,散热器结构相同,所述吸热器和散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热器包括吸热器外壳、吸热管芯插槽、吸热管芯、吸热风扇,所述吸热管芯插槽设置在吸热器外壳内,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外壳、散热管芯插槽、散热管芯、散热风扇;所述吸热管芯和所述散热管芯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倾斜连接管,所述吸热管芯倾斜连接管与所述散热管芯倾斜连接管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散热。本发明所述的分离式微通道散热器结构简单,散热能力强,可以实现低能耗的目的。

    一种基于关键部件识别和细粒度分类的车辆重识别的先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811282149.8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关键部件识别和细粒度分类的车辆重识别的先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于给定的测试图像,通过改进的Faster R‑CNN获得车辆、车牌和车辆标志的区域;步骤2,如果测试图像的车牌被定位并且车牌字符被改进的端到端AlexNet网络识别,则对其进行识别和比较;步骤3,若识别出车辆标志,细粒度的车辆重识别方法使用除了不同车辆标志的图像外的测试集,否则,它将使用整个测试集;步骤4,在细粒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紧凑双线性池来提取紧凑特征;步骤5,通过k‑倒数编码,将紧凑特征与k‑倒数特征相结合,对车辆重识别结果进行重新排序,本发明具有更好的车辆重识别率,具有准确识别车牌和区分细微差别的类似车辆的更强能力。

    一种基于关键部件识别和细粒度分类的车辆重识别的先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82149.8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关键部件识别和细粒度分类的车辆重识别的先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于给定的测试图像,通过改进的Faster R-CNN获得车辆、车牌和车辆标志的区域;步骤2,如果测试图像的车牌被定位并且车牌字符被改进的端到端AlexNet网络识别,则对其进行识别和比较;步骤3,若识别出车辆标志,细粒度的车辆重识别方法使用除了不同车辆标志的图像外的测试集,否则,它将使用整个测试集;步骤4,在细粒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紧凑双线性池来提取紧凑特征;步骤5,通过k-倒数编码,将紧凑特征与k-倒数特征相结合,对车辆重识别结果进行重新排序,本发明具有更好的车辆重识别率,具有准确识别车牌和区分细微差别的类似车辆的更强能力。

    一种利用溴化锂制冷设计的户外冷藏箱

    公开(公告)号:CN1092825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97407.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溴化锂制冷设计的户外冷藏箱。包括冷藏箱箱体、设置在冷藏箱箱体外侧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冷藏箱箱体内通过隔板将冷藏箱箱体内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冷藏区和工作区;设备的能源供应为太阳能,本身具有节能环保的有点,并且采用的是太阳能集热利用的方式,巧妙的利用了光热能量,较之利用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其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设备的设计本身一体化结构,户外携带比较方便。

    一种优化普通手机充电器缺陷的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037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55182.9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普通手机充电器缺陷的辅助装置。包括插头、电源转换装置以及连接插头和电源转换装置的连接电线,所述电源转换装置的连接插头一侧均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头,所述连接电线两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线孔\接线头相匹配的插接头\接线孔;所述电源转换装置一侧设置有充电器插口,所述充电器插口所在的面上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与散热装置连通,所述电器插口对应的位置上的吸热板设置有两个与充电器插口形状相同且长宽均均大于充电器插口的插电槽。本设计转换装置上的散热装置是的在手机长时间充电时,电源转换器不会因为发热而导致的充电过慢、寿命减少以及产生烧坏等一系列问题。

    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2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94282.6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动热管,具体为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包括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为闭合循环管道装置;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管路呈波浪状,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管路呈直线状;所述脉动热管包括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上端为冷凝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中间为绝热段,所述脉动热管管路下端为蒸发段。在蒸发段设计U型弯头,冷凝液在U型弯头处形成有效的液封,避免回流的出现,从而使脉动热管内部形成稳定的单向流动,有效提高了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

    一种树脂导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66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037937.1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树脂导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起导光作用的预制树脂单元和起基体作用的自密实水泥砂浆两部分组成,其两者外表面的面积比例为15%~30%,起导光作用的预制树脂单元是采用透光率≥90%的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组成。采用预制树脂单元作导光材料来制备导光混凝土,具有透光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能起到采光、节能、装饰的多重作用,对于导光混凝土是一次新的技术突破。

    一种树脂导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666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7937.1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树脂导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起导光作用的预制树脂单元和起基体作用的自密实水泥砂浆两部分组成,其两者外表面的面积比例为15%~30%,起导光作用的预制树脂单元是采用透光率≥90%的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组成。采用预制树脂单元作导光材料来制备导光混凝土,具有透光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能起到采光、节能、装饰的多重作用,对于导光混凝土是一次新的技术突破。

    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69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810514885.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热管模块以及以此设计的高效换热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主热管,设置在两根主热管之间连通两根主热管的支热管,所述主热管呈阶梯状弯折状,所述主热管包括下端水平设置的蒸发段,上端水平设置的冷凝段,以及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弯折的绝热段,两根所述主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支热管,所述支热管与主热管冷凝段和绝热段垂直且连通;所述主热管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采用了气液分离管的设计,能够使热管内的循环过程更加独立,气液间的影响变得更小,保证换热循环过程更加高效,采用了折角式的设计,使重力热管能够更加简便地应用在一般设备上。

    一种基于预处理机制的实时极小人脸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7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918034.1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人工智能领域中目标检测问题。针对复杂环境下极小人脸问题,提出了一种级联式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两个神经网络和一个预处理机制构成。首先通过使用第一个神经网络,即SSD先将行人置信框进行检测,然后将区域传入预处理机制,该机制通过置信框的长宽自动预测人脸的感兴趣区域,并将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金字塔处理,由于第二个网络的输入尺寸是固定的,因此该算法使得第二个人脸检测网络可以检测不同大小的人脸。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许多复杂环境下的极小人脸,并可以潜在地使用和整合于公共安全检测和人脸识别等领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