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构六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35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80081.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构六足机器人装置,其中:左前腿、左中腿、左后腿、右前腿、右中腿和右后腿固定安装在躯体底部四周,左前腿、左中腿、左后腿、右前腿、右中腿和右后腿结构一致,第一转动副固定端固定安装在躯体底部一角,第一转动副活动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副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副另一端与大腿一端固定连接,大腿另一端与第三转动副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副另一端与小腿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可重构性好、行走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越障能力强、承载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一种并联腿式六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3932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383940.9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腿式六足机器人装置,主要由躯体和六条相同并联腿组成,六条腿对称分布于躯体两侧,均通过螺栓与躯体联接。其中,六条腿由上、下平台及联接上下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支链一由两个转动副及一个移动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移动副与其相邻转动副垂直;支链二由两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及一个球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移动副与其相邻转动副垂直;支链三由三个转动副及一个移动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与移动副相邻的两转动副相互平行且与移动副垂直。本装置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大、越障能力强、无需转弯即能实现不同方向的运动。

    一种并联腿式六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39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83940.9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腿式六足机器人装置,主要由躯体和六条相同并联腿组成,六条腿对称分布于躯体两侧,均通过螺栓与躯体联接。其中,六条腿由上、下平台及联接上下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支链一由两个转动副及一个移动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移动副与其相邻转动副垂直;支链二由两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及一个球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移动副与其相邻转动副垂直;支链三由三个转动副及一个移动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与移动副相邻的两转动副相互平行且与移动副垂直。本装置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大、越障能力强、无需转弯即能实现不同方向的运动。

    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模式的多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74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1405.4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模式的多足机器人装置。目前足式机器人主要不足是:均为单一的四足或六足运动模式。因此足式机器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模式的多足机器人装置,其中:六条腿结构相同,对称分布于躯体两侧,均由小腿、大腿、连杆、连架杆、转动副一、转动副二、转动副三和转动副四组成,小腿的一端采用半球形结构与地面接触,小腿的另一端由转动副一与大腿的一端联接,大腿的另一端由转动副二和连杆联接,连杆的另一端由转动副三与连架杆联接,连架杆的另一端用转动副四与躯体联接。本装置在行走中可自动切换四足或六足运动模式,解决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行走模式单一问题。

    一种可重构六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3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080081.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构六足机器人装置,其中:左前腿、左中腿、左后腿、右前腿、右中腿和右后腿固定安装在躯体底部四周,左前腿、左中腿、左后腿、右前腿、右中腿和右后腿结构一致,第一转动副固定端固定安装在躯体底部一角,第一转动副活动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副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副另一端与大腿一端固定连接,大腿另一端与第三转动副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副另一端与小腿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可重构性好、行走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越障能力强、承载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一种新型的足式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3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31422.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足式机器人装置。目前足式机器人的主要不足是:转弯空间较大,不能实现定点转弯。因此足式机器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足式机器人装置,其中:小腿一的一端采用半球形结构与地面接触,小腿一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一与大腿一的一端连接,大腿一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二与连架杆一连接,连架杆一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三与躯体连接,小腿二的一端采用半球形结构与地面接触,小腿二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四和大腿二的一端连接,大腿二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五和连架杆二连接,连架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六和躯体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转弯性能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一种新型并联腿式六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73552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746069.X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并联腿式六足机器人装置,主要由躯体和六条相同并联腿组成,六条腿对称分布于躯体两侧,均通过螺栓与躯体联接。其中,六条腿由上、下平台及联接上下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支链一由两个转动副及一个移动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移动副与其相邻转动副垂直;支链二由两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及一个球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移动副与其相邻转动副垂直;支链三由三个转动副及一个移动副组成,联接在上平台的转动副与相邻转动副垂直相交,与移动副相邻的两转动副相互平行且与移动副垂直。本装置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大、越障能力强、无需转弯即能实现不同方向的运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模式的新型多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34606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054729.5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模式的新型多足机器人装置。目前足式机器人主要不足是:均为单一的四足或六足运动模式。因此足式机器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应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两种运动模式的新型多足机器人装置,其中:六条腿结构相同,对称分布于躯体两侧,均由小腿、大腿、连杆、连架杆、转动副一、转动副二、转动副三和转动副四组成,小腿的一端采用半球形结构与地面接触,小腿的另一端由转动副一与大腿的一端联接,大腿的另一端由转动副二和连杆联接,连杆的另一端由转动副三与连架杆联接,连架杆的另一端用转动副四与躯体联接。本装置在行走中可自动切换四足或六足运动模式,解决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行走模式单一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的可重构六足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814144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143088.0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可重构六足机器人装置,其中:左前腿、左中腿、左后腿、右前腿、右中腿和右后腿固定安装在躯体底部四周,左前腿、左中腿、左后腿、右前腿、右中腿和右后腿结构一致,第一转动副固定端固定安装在躯体底部一角,第一转动副活动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副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副另一端与大腿一端固定连接,大腿另一端与第三转动副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副另一端与小腿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重构性好、行走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越障能力强、承载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多机协作的新型多足机器人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38155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143086.1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机协作的新型多足机器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转动副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转动副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装置上,第一转动副的活动端外侧与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可自动伸缩定位销装置。本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杆上的2个可自动伸缩定位销装置与第二连接杆上的2个销孔进行定位连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操作;第二连接杆采用Z字型结构设计,便于第一连接杆与其快速连接,提高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