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91236.4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B60L5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状散热通道的底板液冷电池模块,包括圆柱电池、液冷板和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所述液冷板呈方形结构,其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所述圆柱电池底部插入的圆形凹槽;若干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固定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其两端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穿过所述液冷板的两端端壁与外部连通;所述液冷板下方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冷却底板;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包括若干六边形通道和直通道,所述六边形通道呈六边形管状结构,所述直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六边形通道之间,所述六边形通道水平方向的对角与直通道相连。本发明通过多变的流道也增加了冷却液在液冷板中的流动路程,更好的带走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95216.0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2 , H01M10/0525 , H01M10/6554 , H01M10/6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包括锂电池和设置在锂电池电芯空隙内的热管,该锂电池由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部的电芯以及电池外壳顶部的电池顶盖组成,所述电芯由带状的正负极和隔膜材料卷绕而成,所述热管设置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内,热管与电池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垫片构成所述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本发明充分利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在其中放置热管,既能起到传统电芯设置空心针的固定作用,又能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两端,进而散发到电池外部,在不改变电池模组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477636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195897.3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2 , H01M10/0525 , H01M10/6554 , H01M10/6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包括锂电池和设置在锂电池电芯空隙内的热管,该锂电池由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部的电芯以及电池外壳顶部的电池顶盖组成,所述电芯由带状的正负极和隔膜材料卷绕而成,所述热管设置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内,热管与电池外壳底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垫片构成所述锂电池内置热管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卷绕后电芯中心所形成的空隙,在其中放置热管,既能起到传统电芯设置空心针的固定作用,又能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两端,进而散发到电池外部,在不改变电池模组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升了电池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81602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387882.3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56 , B60L5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状散热通道的底板液冷电池模块,包括圆柱电池、液冷板和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所述液冷板呈方形结构,其上表面设有若干用于所述圆柱电池底部插入的圆形凹槽;若干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固定于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其两端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穿过所述液冷板的两端端壁与外部连通;所述液冷板下方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冷却底板;所述蜂窝状液冷散热通道包括若干六边形通道和直通道,所述六边形通道呈六边形管状结构,所述直通道间隔设置于所述六边形通道之间,所述六边形通道水平方向的对角与直通道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变的流道也增加了冷却液在液冷板中的流动路程,更好的带走热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