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5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957985.6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比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其极片制备方法。所述高比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有效成分包括硅包覆石墨、特定表面改性剂和纳米硅,其中纳米硅通过特定表面改性剂形成共价键包覆在硅包覆石墨表面;特定表面改性剂为含羧基基团的桥连分子。其极片的制备方法是:将硅包覆石墨、特定表面改性剂、纳米硅、导电剂、粘结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涂覆于铜箔集流体表面,经烘干及真空干燥后,得到高比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极片。本发明公开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其极片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实用性强,所制备的极片组装成电池后,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都得到很大提升,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18896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75338.6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浆料含有效成分纳米碳材料和纳米硅材料,经特定分散剂作用均匀分散于液体试剂中,其制备方法是:称取一点质量的特定分散剂加入液体试剂中,并搅拌使分散剂充分溶解得到一个分散体系;再往上述分散体系中加入一点质量的纳米碳材料和纳米硅材料搅拌8~12h,使其完全浸润;用球磨机分散得到硅碳复合的导电浆料。本发明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周期短,能耗少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且所合成的硅碳复合导电浆料满足电池大倍率、大容量和快速充放电的要求,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0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77951.9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62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基负极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一定质量功能化的碳基材料与钛源混合搅拌,离心干燥后高温煅烧得到复合物粉末;称取一定质量的分散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分散剂充分溶解得到一个分散体系,再往上述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复合物粉末搅拌,最后用超声分散和砂磨机处理后得到均匀分散的导电浆料。本发明制备的碳基材料和二氧化钛形成的复合物导电浆料可应用于氧化亚硅负极,有效提升其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0893.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负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本发明的改性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碳量子点溶液与硅粉末进行搅拌混合,并在20℃~180℃温度下反应1h~24h;完成反应的浑浊液体经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干燥后得到碳量子点包覆的硅负极材料。本发明所公开的改性方法具有周期短,能耗少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且改性后的碳量子点包覆的硅负极材料,在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方面均得到极大的提高,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