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3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678833.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42 , H01M10/052 , B29C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由底层电解质膜、中间层电解质膜和顶层电解质膜复合得到,分别将不同比例的快离子导体、聚合物和锂盐混合,得到浆料A和浆料B。在基底上涂覆所述浆料B,形成底层电解质膜,之后,在所述底层电解质膜上涂覆所述浆料A,形成中间层电解质膜,之后,在所述中间层电解质膜上涂覆所述浆料B,形成顶层电解质膜,即得到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电解质膜各层厚度,改善固态电解质薄膜与电极的接触情况及抑制锂枝晶生长双重效益,降低循环极化,提升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8377.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01F33/83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B02C2/10 , C01B33/00 , G01N27/417 , G01N27/411 , B01F35/213 , B01F35/22 , B01F35/40 , B01F35/43 , B01F35/45 , B01F3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旨在解决常规固态电解质通常是晶体结构,原子排列有序,导致离子迁移路径受限,电导率较低,进而限制了电池的整体性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称量50mol%的Li2O、30mol%的SiO2和20mol%的P2O5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S2,将混合物A置于高温炉中,逐步加热至1200℃‑1300℃,保持高温1~12h直到所有组分完全熔融成均匀的熔融物;S3,本发明通过快速冷却过程能够防止原子有足够时间重新排列成有序晶体结构,从而保留了熔融状态下形成的无序化学键网络,这种无序的键合方式有助于提高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8833.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42 , H01M10/052 , B29C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由底层电解质膜、中间层电解质膜和顶层电解质膜复合得到,分别将不同比例的快离子导体、聚合物和锂盐混合,得到浆料A和浆料B。在基底上涂覆所述浆料B,形成底层电解质膜,之后,在所述底层电解质膜上涂覆所述浆料A,形成中间层电解质膜,之后,在所述中间层电解质膜上涂覆所述浆料B,形成顶层电解质膜,即得到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电解质膜各层厚度,改善固态电解质薄膜与电极的接触情况及抑制锂枝晶生长双重效益,降低循环极化,提升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1469606.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添加剂为具有N和S杂原子的五元环结构,当电解液添加剂添加至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后,添加剂在正/负电极表面优先氧化/还原过程中能够开环聚合,形成一种能够稳定正/负极结构且具有高离子电导和高电化学稳定特性的高聚物,以有效抑制正极中金属离子和活性氧离子的溶出和迁移,以及抑制高活性的正/负极和电解液直接接触,达到提升正/负极电极结构稳定性和抑制界面副反应,改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69606.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添加剂为具有N和S杂原子的五元环结构,当电解液添加剂添加至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后,添加剂在正/负电极表面优先氧化/还原过程中能够开环聚合,形成一种能够稳定正/负极结构且具有高离子电导和高电化学稳定特性的高聚物,以有效抑制正极中金属离子和活性氧离子的溶出和迁移,以及抑制高活性的正/负极和电解液直接接触,达到提升正/负极电极结构稳定性和抑制界面副反应,改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4684.9
申请日:2024-02-19
IPC: H01M10/0564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晶面可调控填料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晶面可调控填料的聚合物电解质,包括以下制备原料:锂盐、聚氧化乙烯、有机溶剂和填料,填料为主暴露晶面为(001)晶面的氯氧铋或主暴露晶面为(010)晶面的氯氧铋;本发明所述包含晶面可调控填料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现了聚合物电解质中填料的表面新特性,即利用不同晶面对锂盐的解离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使含有不同晶面的填料的聚合物电解质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性能,从而更充分发挥出填料提高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作用,此外,通过调控聚合物电解质中填料的主暴露晶面,进一步提高包含其的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