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4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36369.8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孔洞与微观组织的金属疲劳裂纹萌生模拟方法,首先通过采集金属材料内部的微观组织特征数据和孔洞分布数据、建立微观尺度模型,结合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得到基本参数并推断计算出微观正交各向异性参数,然后根据扫描的合金内部缺陷,建立相同特征信息的孔洞缺陷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将关键孔洞提取建立几何模型,之后再引入应力集中系数,将Tanaka‑Mura位错理论公式中剪应力幅值计算方式替换成应力幅值计算方式,完成对含孔洞缺陷金属材料疲劳裂纹萌生的微观尺度数值模拟。本发明方法通过考虑材料的微观组织、内部孔洞等因素,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能够实现对微观尺度金属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3162.X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3 , G06F113/1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断裂力学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孔洞缺陷特征的增材制造金属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孔洞缺陷几何特征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提出孔洞缺陷特征参数P;所提出的孔洞缺陷特征参数与材料的塑性变形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有效地识别材料内部引起疲劳裂纹萌生的关键缺陷;基于所构建的孔洞缺陷特征参数在低周疲劳状态下与材料疲劳寿命之间的指数关系,提出了基于疲劳断口区域关键孔洞缺陷几何特征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Manson‑coffin(M‑C)模型以及Smith‑Watson‑Topper(SWT)模型,本发明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更低的分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