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90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97130.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震信号初至极性的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地震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计算地震道对的波形互相关系数中的初至到时差;利用初至到时差得到的参考到时对波形进行时差校正;假设参考道和极性,计算与其他波形互相关系数的绝对最大值的正负符号,得到相对极性和预测的绝对极性;利用预测的绝对极性对原波形进行校正和叠加,得到叠加最大振幅的正负号,判别预测的绝对极性的正确性;通过将每个地震道均设置为参考地震道进行绝对极性的预测,得到最终的初至极性和概率。本申请利用波形互相关系数,实现地震信号初至极性的自动判别,可以为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提供初至极性信息,为地震活动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震源参数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835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1562796.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目录对长断层类型和危险性分段的方法,包括:获取地震目录;设计空间网格系统,基于断层上的地震目录计算各网格点处的b值,将b值的空间分布作为地下应力状态和断层类型在地震目录中的反映;对断层上的地震目录进行时间窗的划分,并基于不同时间窗内的地震目录计算各网格点处b值,作为该时间窗内的b值空间分布;计算时间窗间的b值的差,将b值的时间变化作为地下应力变化在地震目录中的反映,以判断断层上应力的变化和断层的危险性。本发明通过对断层两侧的地震事件的空间b值分布和b值变化计算,分析b值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直观反映断层的断层类型和应力加载状态,直接反映断层的风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23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274605.5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破裂监测滑坡体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向滑坡体内布设安装微震监测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连续监测滑坡体受到外部应力扰动前后两个时间窗口内的高频震动信号;利用高频能量积分比计算两个时间窗口内高频震动信号的频谱密度积分值的对数比;分别统计滑坡体受到应力扰动时间段前、后预设个时间段的高频震动信号作为背景,计算背景的频谱密度积分值的对数比;计算背景对数比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下背景对数比小于等于扰动对数比的概率,作为微破裂的置信水平,以判断滑坡体的稳定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自动识别应力扰动触发的微破裂,给出了反映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值,直接反映边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35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562796.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目录对长断层类型和危险性分段的方法,包括:获取地震目录;设计空间网格系统,基于断层上的地震目录计算各网格点处的b值,将b值的空间分布作为地下应力状态和断层类型在地震目录中的反映;对断层上的地震目录进行时间窗的划分,并基于不同时间窗内的地震目录计算各网格点处b值,作为该时间窗内的b值空间分布;计算时间窗间的b值的差,将b值的时间变化作为地下应力变化在地震目录中的反映,以判断断层上应力的变化和断层的危险性。本发明通过对断层两侧的地震事件的空间b值分布和b值变化计算,分析b值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直观反映断层的断层类型和应力加载状态,直接反映断层的风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282689.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时频谱图像处理的微震资料去噪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利用方差比曲线极小值估计纯背景噪音范围;利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将微震记录变换到时频域;根据时频域内各个频点的纯背景噪音小波系数的经验累积分布函数,估计各个频点的小波系数阈值;根据小波系数阈值对时频域内各个频点的小波系数进行阈值滤波;根据连通分量面积阈值对时频谱图像再次进行阈值滤波;将经连通分量面积阈值滤波后的时频谱图像进行同步挤压小波反变换,得到去噪后的微震记录。本发明通过结合时频域内的小波系数和图像连通分量面积阈值方法,实现了对背景噪音更高效的去除,极大地提高了微震记录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11621.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震偏移叠加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得到滤波后波形的解析形式,并归一化;将滤波后波形的归一化解析形式对滤波后波形进行相乘,得到转换波形的解析形式,取其实部再减去滤波后波形的包络,得到输入波形数据;计算各个网格点到所有地震道的初至旅行时间;设定发震时刻间隔,将输入波形数据沿着各个网格点到所有检波器的初至到时曲线进行偏移叠加,得到四维成像能量体;取各个发震时刻的成像能量体中的最大值及所对应的网格点位置,得到各个发震时刻的微震事件检测曲线,根据微震事件检测曲线及成像能量阈值得到定位结果。本发明既校正波形极性,又保留噪音的不相干性,能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23372.6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地震定位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通过获取目标地震信号,并确定接收到目标地震信号的各个目标台站;将所有目标台站进行两两不重复组合得到各个台站对,基于目标地震信号的波形振幅和各个台站对的目标地震信号观测到时,确定每一台站对相对目标地震信号的相关性强度和观测到时差;基于每一台站对相对目标地震信号的相关性强度和观测到时差,确定每一台站对的等时差曲面概率分布函数;基于每一台站对的等时差曲面概率分布函数,确定目标地震信号的位置,以提高定位地震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45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16135.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信噪处理方法和系统,涉及地震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小波系数阈值和图像像素连通性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融合,可以精准地实现了地震数据中信号和背景噪音的有效分离,极大提高了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增强了地震信号的准确性;通过无参数化的广义交叉验证方法来估计阈值,减少参数选取对去噪效果的影响;以及融合了参数化的图像像素连通性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时频域的去噪效果,实现地震数据信噪的精准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6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3504.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发生率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先获取研究区域在预设时段内的原始地震目录数据和应力数据,再基于原始地震目录数据确定研究区域在预设时段内的第一完备震级,之后基于第一完备震级从原始地震目录数据中获取研究区域在预设时段内的完备地震目录数据,之后基于完备地震目录数据和应力数据建立研究区域的地震发生率预测模型,最终通过地震发生率预测模型对研究区域在未来时段内的地震发生率进行预测,从而得到地震发生率的预测结果。采用本发明可以缓解传统的地震发生率估计方式在区域应力变化剧烈时难以准确估计地震发生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711621.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震偏移叠加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得到滤波后波形的解析形式,并归一化;将滤波后波形的归一化解析形式对滤波后波形进行相乘,得到转换波形的解析形式,取其实部再减去滤波后波形的包络,得到输入波形数据;计算各个网格点到所有地震道的初至旅行时间;设定发震时刻间隔,将输入波形数据沿着各个网格点到所有检波器的初至到时曲线进行偏移叠加,得到四维成像能量体;取各个发震时刻的成像能量体中的最大值及所对应的网格点位置,得到各个发震时刻的微震事件检测曲线,根据微震事件检测曲线及成像能量阈值得到定位结果。本发明既校正波形极性,又保留噪音的不相干性,能提高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