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灭弧室和真空断路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26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03490.9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和真空断路器。本申请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包括壳体、静侧导电机构和动侧导电机构,壳体设有第一腔室。静侧导电机构包括静端导电杆和静端触头,静端触头设置于静端导电杆的端部,且静端触头设置于第一腔室。动侧导电机构包括活动导电组件、固定导电组件和导电连接件,固定导电组件安装于壳体的第一腔室内,活动导电组件包括动端导电杆和动端触头,动端触头设置于动端导电杆的端部,动端导电杆可活动地贯穿壳体设置,且动端触头相对静端触头设置于第一腔室,动端触头能够与静端触头连接或断开,活动导电组件和固定导电组件通过导电连接件电性连接。本申请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和真空断路器具有开断性能好、损坏率低的优点。

    一种C4F7N气体的毒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6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03457.7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气体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4F7N气体的毒性试验装置,包括培养箱、氧气瓶、氮气瓶以及C4F7N气瓶,培养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氧气瓶的输出端、氮气瓶的输出端和C4F7N气瓶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气口连通,以分别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氮气和C4F7N气体。通过设置培养箱,并使氧气瓶的输出端、氮气瓶的输出端和C4F7N气瓶的输出端分别与培养箱的进气口连通,以分别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氮气和C4F7N气体,从而在培养箱内营造具有C4F7N气体的环境氛围,使得能够通过观察在培养箱内的试验对象的行为情况来判断C4F7N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进而实现在使用C4F7N气体前检测C4F7N气体的毒性,因此,确保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种C4F7N气体的毒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89058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21026231.X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气体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4F7N气体的毒性试验装置,空气瓶以及C4F7N气瓶,培养箱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空气瓶的输出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以向培养箱中通入空气;C4F7N气瓶的输出端与第二进气口连通,以向培养箱中通入C4F7N气体。通过设置培养箱,并使空气瓶的输出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从而实现向培养箱中通入空气,同时使C4F7N气瓶的输出端与第二进气口连通,从而实现向培养箱中通入C4F7N气体,因此在培养箱内营造了具有C4F7N气体的环境,使得能够通过观察在培养箱内的试验对象的行为情况来判断C4F7N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进而实现在使用C4F7N气体前检测C4F7N气体的毒性,因此,确保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考虑脉冲窄化的软错误布局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0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08293.1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考虑脉冲窄化的软错误布局优化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1,将预设的RTL设计进行逻辑综合并采用布局工具生成输入布局;步骤2,使用KM算法全局找到输入布局中所有可能的单元对,得到单元配对结果;步骤3,根据单元配对结果,生成组合单元,并根据原始单元信息计算组合单元的初始位置和大小;步骤4,基于所有单元的初始位置,计算考虑位移的单元重定位,得到满足淬灭效应的淬灭单元对;步骤5,在考虑淬灭单元对情况下,利用预设操作进一步优化线长,其中,预设操作包括单元交换操作和单元插入操作,最终生成优化布局结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高了优化效率和淬灭效应增强性能。

    考虑脉冲窄化的软错误布局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0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08293.1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考虑脉冲窄化的软错误布局优化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1,将预设的RTL设计进行逻辑综合并采用布局工具生成输入布局;步骤2,使用KM算法全局找到输入布局中所有可能的单元对,得到单元配对结果;步骤3,根据单元配对结果,生成组合单元,并根据原始单元信息计算组合单元的初始位置和大小;步骤4,基于所有单元的初始位置,计算考虑位移的单元重定位,得到满足淬灭效应的淬灭单元对;步骤5,在考虑淬灭单元对情况下,利用预设操作进一步优化线长,其中,预设操作包括单元交换操作和单元插入操作,最终生成优化布局结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高了优化效率和淬灭效应增强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