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4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891667.4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储输出功率主动控制方法,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以解决配电网中光储联合系统的电压波动大,运行代价高的问题。该方法通过设定电压幅值允许波动范围,并进行最优潮流计算,扩展QV节点的潮流计算以及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以确认光储联合并网点的节点类型,在此基础上分配各个光储联合并网点对应的光储联合系统中的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出力,使得配电网中各个光储联合并网点的电压约束在合理范围之内,并降低运行代价。本发明提供的光储输出功率主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光储联合系统电压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5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35515.7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解决分布式电源以高渗透率接入到配电线路时,分布式对配电线路的影响,从而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所述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若LTPR>0,且根据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和分布式电源中风电电源的目标接入比例w,得到光伏储能配置比 并按照光伏储能配置比 在所述配电线路的光伏并网点接入储能设备。本发明提供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用于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的储能配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38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814588.3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设备响应速度的10kV配电线路综合无功配置方法。该方法先获取变电站10kV侧对象线路的历史无功曲线;根据历史无功曲线计算采样点的无功变化率,将无功变化水平归类为缓慢变化或快速变化;对缓慢和快速变化的无速功变化量进行编号,并计算缓慢及快速的无功累积变化量序列,求得采样时间内,缓慢和快变化的最大无功累积变化量;根据最大无功累积变化量分别获得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所需配置容量,并将对应容量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装设在变电站内。本发明更贴合对象线路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就地平衡对象线路的无功功率,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简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39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891925.9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涉及配电网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无法应用到含光储系统配电网的优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网架参数、光照强度和负荷波动参数,构建配电网中负荷概率模型和光伏出力概率模型;根据负荷概率模型和光伏出力概率模型,结合无功补偿设备、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构建配电网的多目标概率最优模型;根据多目标概率最优模型,获取多目标概率最优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集;根据帕累托最优解集和模糊集理论,获得多目标概率最优模型的最优折衷解;根据最优折衷解,协调控制配电网。本发明应用于协调控制配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44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340966.9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回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先次序的确定方法,对于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的n回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分别计算n回直流逆变站交流母线多直流有效短路比MIESCR;对于其中任一逆变站l(l=1,…,n),计算在该逆变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后,所有n回直流逆变站交流母线计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作用的多直流有效短路比增加量ΔMIESCR、修正多直流有效短路比MIESCRrev;进而确定综合指标SMIESCR(l),对上述综合指标SMIESCR(l)进行排序,再根据排序的结果确定最终的配置优先次序排序。本发明提高了所确定的多回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先次序顺序的准确度,进而可以提高依据上述顺序进行多回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先次序确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8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14295.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30 , H02J3/00 , H02J3/18 , H02J3/38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优化方法与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配电网的有功网络损耗高且运行安全性差的问题。所述配电网优化方法包括:获取控制变量,根据控制变量,确定配电网的线路参数和运行数据,控制变量包括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出力、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档位、储能装置的有功出力和光伏发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根据线路参数和运行数据,建立目标模型;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计算得到目标模型的帕雷托最优解集合,计算得到帕累托最优解集合中每个解对应的标准化满意度;获取优化目标模型,根据优化目标模型对应的控制变量,调节配电网的控制变量。本发明提供的配电网优化方法与装置应用于配电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4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40966.9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回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先次序的确定方法,对于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的n回直流输电系统逆变站,分别计算n回直流逆变站交流母线多直流有效短路比MIESCR;对于其中任一逆变站l(l=1,…,n),计算在该逆变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后,所有n回直流逆变站交流母线计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作用的多直流有效短路比增加量ΔMIESCR、修正多直流有效短路比MIESCRrev;进而确定综合指标SMIESCR(l),对上述综合指标SMIESCR(l)进行排序,再根据排序的结果确定最终的配置优先次序排序。本发明提高了所确定的多回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先次序顺序的准确度,进而可以提高依据上述顺序进行多回直流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配置优先次序确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202044.7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分极接入拓扑结构的控保系统配置,分极接入拓扑结构包括:送端交流系统、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两个不同区域的逆变站及两个受端交流系统,送端交流系统与整流站相连,直流线路的正极与第一逆变站相连,第一逆变站通过交流出线与第一受端交流系统相连,直流线路的负极与第二逆变站相连,第二逆变站通过交流出线与第二受端交流系统相连,第一逆变站或第二逆变站通过低压电缆连接至接地极区。其控保系统包括站控层、极控层、测量系统和通信系统。该发明能够避免大容量柔性直流单点接入交流系统的运行风险,安全地输送设定的有功功率,减少直流系统故障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835515.7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解决分布式电源以高渗透率接入到配电线路时,分布式对配电线路的影响,从而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所述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若LTPR>0,且根据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和分布式电源中风电电源的目标接入比例w,得到光伏储能配置比并按照光伏储能配置比在所述配电线路的光伏并网点接入储能设备。本发明提供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用于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的储能配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02044.7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分极接入拓扑结构及其控保系统配置,分极接入拓扑结构包括:送端交流系统、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两个不同区域的逆变站及两个受端交流系统,送端交流系统与整流站相连,直流线路的正极与第一逆变站相连,第一逆变站通过交流出线与第一受端交流系统相连,直流线路的负极与第二逆变站相连,第二逆变站通过交流出线与第二受端交流系统相连,第一逆变站或第二逆变站通过低压电缆连接至接地极区。其控保系统包括站控层、极控层、测量系统和通信系统。该发明能够避免大容量柔性直流单点接入交流系统的运行风险,安全地输送设定的有功功率,减少直流系统故障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