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16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82687.9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可靠性测试装置、方法及设备,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测试单元模块、电源模块以及电源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测试单元模型的测试信号输出;测试单元模块用于输出测试信号到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提供需要被测试的智能电表的电源;电源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源模块中经过测试信号之后的智能电表电源上的信号。解决了当前智能电表带电源单元可靠性测试装置及方法缺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37065.2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设备多应力试验装置,包括:多个不同种类独立设置的试验区块装置、过电应力测试装置和试验应力施加装置;试验区块装置,用于承载电能计量设备中的待测装置进行应力测试;过电应力测试装置,用于为试验区块装置中的待测装置提供过电压状态模拟;试验应力施加装置,用于为各试验区块装置中的待测装置提供试验应力状态模拟;本申请试验装置中增设过电应力测试装置,能够对待测设备进行过电应力测试,确保测试更加全面,得到更为准确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还包括多个试验区块装置,对电能计量设备中每个待测装置分别进行测试,能够得到每个待测装置的测试参数,还可以同时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37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4879.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互检、自诊断功能的二合一计量装置及检测方法,应用于电能表与负控终端,具有互检、自诊断功能的二合一计量装置包括电源接线端子、电能表计量模块、电能表管理模块、负控终端计量模块、负控终端管理模块和标准源输出装置;通过电能表与负控终端的计量模块并联同一套电源接线端子,实现一体化、模块化设计,节省了维护成本,终端免接线,减少了负控终端接线及导致的故障问题;通过对负控终端的计量单元进行周期校准,并通过电能表与负控终端之间的计量数据进行互比,实现了实时的电能表计量误差互检以及诊断功能,当误差超差可主动上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90181.1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的低功耗动态监测装置、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微控制器、电源模块、通讯模块、按键模块、档位选择模块、电源盒、开关元件和ADC模块。通过微控制器根据被测智能电表的低功耗电流大小自动在档位选择模块中切换采样电阻的阻值,再通过ADC模块实时采集被测智能电表的电流、电压数据,经过微控制器将电流、电压数据处理分析后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输出,在显示设备上将实时功耗曲线显示并根据当前被测智能电表测试的数据及曲线的图文格式存储到存储器中,使得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测被测智能电表的实时动态功耗,也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电表在装表之前一般都通过常规的静态功耗测试检测,仍然出现电池欠压的故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62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55006.9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现场计量的智能运维装置,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安全模块、电源模块、定位模块、输入模块和采集模块;输入模块连接采集模块;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并传递至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用于建立控制模块与外部设备的通讯连接;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智能运维装置的位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用于给智能运维装置供电;安全模块用于对运维人员设置安全授权权限。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仅可实现现场抄表及部分数据读写的权限;难以及时发现故障以及进行故障定位,现有的采集运维工作完全依赖于运维人员的经验,无法进行远程诊断及修复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910536640.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7/08 , G01R31/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表负荷开关触点阻抗检测装置,应用于电能表,包括依次相连的AD采样电路、微控制器和通讯电路;AD采样电路,用于采集负荷开关的锰铜电阻的锰铜电压信号和负荷开关触点的触点电压信号,并发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用于利用锰铜电压信号和触点电压信号,发送报警信号至通讯电路;通讯电路,用于接收并发送报警信号至上位机;本申请利用AD采样电路采集负荷开关触点相应的数据参数,再由微控制器利用相应的数据参数计算出负荷开关触点的阻抗,最后通过负荷开关触点的阻抗判断是否生成报警信号,若有,则通过通讯电路发送报警信号至上位机,以使维护人员维护,确保负荷开关触点再出现故障前能够及时得到维护,确保电能表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183809.2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设计交流绕组和直流绕组均穿心通过交直流标准互感器及被检电流互感器的双电流回路,模拟交直流电流共存环境,保证直流比例和交流比例的可控可调,相比半波实验方法可进行不同直流分量下的抗直流性能检测。同时使用一次侧交直流磁势叠加法模拟交直流共存情境;并通过数字式检定仪对转换得到的二次电流进行I/V转换及比差和角差的误差计算,从而准确反映了在同等一次侧电流条件下被检电流互感器在交直流电流共存情景下,不同直流分量下的抗直流性能检测。解决了现有的互感器抗直流性能的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地对不同直流比例下的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检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6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183806.9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宽频带交直流的电流测量装置,包括两个铁芯骨架、一个非磁性骨架、四个绕组以及附属的补偿电路;结合了双铁芯结构自激振荡磁通门传感器及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结构,配合直流磁通补偿电路,可以完成交流电流检测,也可以完成直流电流检测,利用双铁心结构磁通门法电流传感器测量低频率电流,利用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测量工频电流,大大扩宽了电流测量带宽,且对于含有直流分量的交流电流检测精度优于电磁式电流传感器。同时在测量低频电流时,通过直流磁势补偿及调整激磁频率的方法,可有效提高低频电流测量的精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交直流电流测量时,不能同时兼顾对高低频的交直流电流测量且测量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3809.2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设计交流绕组和直流绕组均穿心通过交直流标准互感器及被检电流互感器的双电流回路,模拟交直流电流共存环境,保证直流比例和交流比例的可控可调,相比半波实验方法可进行不同直流分量下的抗直流性能检测。同时使用一次侧交直流磁势叠加法模拟交直流共存情境;并通过数字式检定仪对转换得到的二次电流进行I/V转换及比差和角差的误差计算,从而准确反映了在同等一次侧电流条件下被检电流互感器在交直流电流共存情景下,不同直流分量下的抗直流性能检测。解决了现有的互感器抗直流性能的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地对不同直流比例下的电流互感器抗直流性能检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01363.6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测试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其设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测试指令,于软件运行环境内运行所述测试软件;调用函数接口环境,通过函数接口环境获取计量芯电量数据输入文件及预设输出文件,读取所述计量芯电量数据输入文件中的计量芯电量数据,将所述计量芯电量数据输入至所述测试软件;接收测试所述芯电量数据的测试结果,将所述测试结果写入测试输出文件;比对所述测试输出文件与所述预设输出文件是否一致,如一致,判断所述测试软件处理逻辑正确。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测试该软件的测试过程中,需要目标机的硬件环境支持,难以避免测试和调试过程中由于目标机的硬件问题导致的不明错误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