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998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97802.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甲基苯丙胺与N-异丙基苄胺的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分离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同时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涉及冰毒定性定量的实际案例分析中,能有效区分甲基苯丙胺及其同分异构体N-异丙基苄胺,对于案件性质的判定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419186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029915.X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G01N27/3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白藜芦醇分子印迹的自组装电极,该电极由ITO玻璃、硅氧烷单分子层和厚度为0.1~1μm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层按顺序覆盖构成,所述的硅氧烷单分子层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烷化试剂通过自组装方法形成;所述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层通过热引发聚合形成的具有白藜芦醇印迹空间的聚合物;所述印迹层通过聚合物中的交联剂的烯键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烯键反应形成共价键与硅氧烷单分子层连接。本发明电极对白藜芦醇具有很好的识别选择性,可用于白藜芦醇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快速电化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419186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029915.X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G01N27/3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白藜芦醇分子印迹的自组装电极,该电极由ITO玻璃、硅氧烷单分子层和厚度为0.1~1μm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层按顺序覆盖构成,所述的硅氧烷单分子层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烷化试剂通过自组装方法形成;所述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层通过热引发聚合形成的具有白藜芦醇印迹空间的聚合物;所述印迹层通过聚合物中的交联剂的烯键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烯键反应形成共价键与硅氧烷单分子层连接。本发明电极对白藜芦醇具有很好的识别选择性,可用于白藜芦醇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快速电化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62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209230.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广东南方医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6/804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桑叶5~20份、秋葵3~14份、肉桂2~12份、甘草1~5份、地黄4~16份、黄连1~5份、葛根2~5份、咖啡果提取物10~15份。本发明以桑叶、咖啡果提取物为君药,咖啡果提取物和桑叶均具有优秀的抗菌、消炎的药理作用,二者复配极大提高了该中药组合物的抗炎性能,进而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同时,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以秋葵、地黄为臣药,取二者滋养、生津、清热之功效;以肉桂、黄连、葛根为佐药,取三者清热解毒、补火、通血脉之功效;最后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的寒性,使全方药性温和,提高药物安全性,防止长期服用带来的肝脏损伤,患者长期服用能够有效且平稳地降低血糖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7706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758109.1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6/605 , A61P35/0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枝叶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桑枝叶总浸膏、醇沉去除多糖、鞣质等成分,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ODS柱精制等步骤。经实验证,本发明制备的桑枝叶提取物SangA对肿瘤干细胞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是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理想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23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08981.4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C39/21 , C07C37/7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22/14 , C08J9/26 , B01D71/40 , B01D71/34 , B01D71/68 , B01D67/00 , B01D69/12 , B01D6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虎杖中分离反式白藜芦醇的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取虎杖粉碎加入20~50倍(质量体积倍)甲醇或体积浓度为80~95%的乙醇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后经减压浓缩、干燥得虎杖醇提物;(2)将虎杖醇提物溶于水、甲醇或乙腈中,使虎杖醇提物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0~1000μg/ml,得样品溶液;(3)将样品溶液和萃取剂泵入膜分离器,并使得,样品溶液在膜管内以每分钟0.3~1.0ml的速度流动,萃取剂在膜管外以每分钟0.3~1.0ml的速度反向流动;当膜管的内外两相平衡后,按pH调节剂︰萃取剂=0.1︰99.9~1︰99的体积比往膜管外萃取剂中加入pH调节剂,然后收集膜管外流出的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反式白藜芦醇。本方法不仅选择性好,而且分离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47706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410758109.1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6/605 , A61P35/0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枝叶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包括溶剂提取桑枝叶总浸膏、醇沉去除多糖、鞣质等成分,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ODS柱精制等步骤。经实验验证,本发明制备的桑枝叶提取物SangA对肿瘤干细胞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是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理想成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