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微塑料颗粒污染物分类识别仪及分类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6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175002.5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微塑料颗粒污染物分类识别仪及分类识别方法,一种海水微塑料颗粒污染物分类识别仪,包括流动系统、探测光产生系统和信息收集处理系统;所述流动系统用于实时提取检测海域的微塑料颗粒污染物,包括依次连接的海水泵和微流通道;所述探测光产生系统用于对海水微塑料颗粒污染物扫描;所述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光纤探头、光谱光栅、光电探测器和卷积神经网络,所述光纤探头收集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信号。系统高效率收集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信号,并进行光谱展宽和光电转换,再由卷积神经网络对信号进行学习、识别和分类计数;以实现对海水微塑料颗粒污染物组成种类和颗粒浓度、大小等信息的实时读取。

    一种面向近海面长距离的高速率低成本激光光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83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52657.9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激光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近海面低海拔长距离激光通信系统及方案。发射端使用光模块进行多路多波长光OOK信号发射,每路光信号单独发射功率控制和单独发射光学孔径发射;接收端使用大口径的接收光学单元接收,用大芯径多模光纤代替单模光纤实现更高光功率的信号接收,使用多模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对接收多路光信号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每路信号各自经过接收光模块进行信号探测和信息恢复,并最终由误码率判断信息传输质量。

    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飞行目标识别系统及搭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81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66912.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飞行目标识别系统及搭建方法,面向高速运动飞行器,包括但不限于飞机,无人机,直升机,滑翔机,三角翼等航空器以及导弹等目标设计并搭建光子神经网络的超快飞行目标识别系统,实现高速运动目标的快速识别,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飞行目标识别系统包括成像与滤波模块,光场缩放与耦合模块,光子神经网络模块,模式调控模块,输出光场耦合模块;一种飞行目标识别系统的搭建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光子学实现;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全光无源元器件的光子神经网络传输与调控模型,面向高速飞行目标的小样本学习进行训练,搭建静态与动态目标识别系统,实现对高速飞行运动目标的识别。

    一种适用于热真空环境下的高功率光纤合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25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39741.0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真空环境下的高功率光纤合束器,包括热沉层、微金属球、输入光纤、导热介质、封装盒和输出光纤等。所述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通过熔融拉锥的方式连接形成带有锥区的连接体,将该连接体安置于封装盒内,封装盒的内周设置有热沉层,锥区外周设置导热介质,在热沉层与导热介质之间紧密填充微金属球。在热真空环境下,输入高功率泵浦激光后,锥区极易产生热积累效应。通过在锥区外安置导热介质,外部填充微金属球,向热沉层、封装盒导热,从而维持光纤合束器正常工作温度。本发明可以保证光纤合束器在热真空环境下正常稳定的工作,具有增强光纤合束器可塑性、封装结构简单、导热高效均匀等优点。

    一种基于闪烁光纤的辐射成像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576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57008.1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烁光纤的辐射成像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该装置包括准直放射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栅格式并列放置的闪烁光纤阵列、光纤耦合器、多模光纤、光电转换器、数据处理模块和计算机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栅格式并列放置的闪烁光纤组成辐射敏感区域,在放射源发出的准直射线照射下,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受照射的闪烁光纤分别传输闪烁光,经过光纤耦合器由多模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转换后的电信号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分析,传输至计算机获得受照射位置的图像信息。本发明可通过调节栅格式并列放置的闪烁光纤的间距控制成像区域的大小和空间分辨率,具有结构简易、成像区域自由可调、可远程操控等优点。

    一种视觉信息加密载体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4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56823.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提出了一种视觉信息加密载体的制作方法,所制作的加密载体可通过非相干光学逻辑运算实现高保真信息解密。采用视觉加密算法将原始信息进行编码得到两组分存密钥,分别在两块双面正交偏振膜上按照密钥信息图样分别用激光打印,其中双面正交偏振膜的P偏振面打印图样白色像素块,S偏振面打印黑色像素块,由此生成分存视觉加密信息的密文载体。信息载体的打印是基于激光诱导退偏振的加工机制。所制作的密钥的优势在于单个密钥在自然光照明下各像素单元的灰度一致,构成了信息的初级保护,信息恢复时仅需叠放对齐采用自然光照明即可实现高保真的信息恢复。

    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光镊的细胞分选仪

    公开(公告)号:CN1122806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10400.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光镊的细胞分选仪,它包括计算机、光源、掺铒光纤放大器、调制器、偏振控制器、微驱动器、显微镜、微流控制芯片和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所述光源发射的光通过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能量并经过调制器控制光强,然后通过过滤偏光的偏振控制器,入射到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光经过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形成光阱,所述微流控制芯片设置在光阱产生处,所述显微镜用于观察微流控制芯片,所述计算机用于控制光源、掺铒光纤放大器、调制器、偏振控制器、微驱动器。

    一种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2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799962.0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波前相位调制的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及方法,属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领域,超短脉冲光在大气中成丝产生“激光鞘”辅助信号光通过湍流,该装置通过波前相位调制器对脉冲光波前相位调谐并同时控制可变倍数扩束镜、变焦透镜模块、超短脉冲激光器实现“激光鞘”空间分布可调谐以达到对信号光实时、最佳的辅助效果。该本发明将激光成丝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和时变的链路环境作“黑箱”处理,对超短脉冲光束调谐,克服了“激光鞘”空间分布不易控制、辅助性能波动大的缺点,具有抗湍流能力强、环境自适应的优点,可实现长距离、高稳定度辅助激光通信,并帮助“激光鞘”辅助光通信这一新兴技术的快速应用。

    一种便携式的胶囊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2562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002539.0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胶囊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包括:胶囊实验板、胶囊电压源、胶囊信号源、胶囊示波器和胶囊万用表,所述胶囊实验板上所述设有胶囊电压源;所述的胶囊实验板上设有信号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用于与胶囊信号源、胶囊示波器、胶囊万用表连接使用;所述胶囊信号源用于提供实验电路所需的输入信号,所述胶囊示波器和所述胶囊万用表用于测量实验电路的输出量。本发明能够完成电子信息类的大部分实验项目。

    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光镊的细胞分选仪

    公开(公告)号:CN1122806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0400.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光镊的细胞分选仪,它包括计算机、光源、掺铒光纤放大器、调制器、偏振控制器、微驱动器、显微镜、微流控制芯片和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所述光源发射的光通过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能量并经过调制器控制光强,然后通过过滤偏光的偏振控制器,入射到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光经过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形成光阱,所述微流控制芯片设置在光阱产生处,所述显微镜用于观察微流控制芯片,所述计算机用于控制光源、掺铒光纤放大器、调制器、偏振控制器、微驱动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