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72794A
公开(公告)日:2000-11-08
申请号:CN99800883.4
申请日:1999-06-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39/44 , G01N33/545 , G01N33/5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32 , G02B27/017 , G06F1/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树脂DNA免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二乙烯苯、甲苯、液体石腊、过氧化苯甲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原料,经过制备碳化树脂和制备碳化脂DNA免疫吸附剂两个阶段,能制成DNA含量0.3—0.5mg/ml树脂的DNA免疫吸附剂。这种免疫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高,不含热源物质,制造成本低,更加符合临床医用要求,有利于推广用免疫吸附剂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268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99800883.4
申请日:1999-06-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39/44 , G01N33/545 , G01N33/564 , A61P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32 , G02B27/017 , G06F1/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树脂DNA免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二乙烯苯、甲苯、液体石蜡、过氧化苯甲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原料,经过制备碳化树脂和制备碳化树脂DNA免疫吸附剂两个阶段,能制成DNA含量为0.3-0.5mg/mL树脂的DNA免疫吸附剂。这种免疫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高,不含热原物质,制造成本低,更加符合临床医用要求,有利于推广用免疫吸附剂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209548A
公开(公告)日:1999-03-03
申请号:CN98102355.X
申请日:1998-06-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33/5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64 , G01N33/5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吸附材料,特别是一种免疫吸附剂。本发明从苯乙烯、二乙烯苯和丙烯腈开始,通过采用超大量致孔剂和严格的反应条件合成三元共聚超大孔树脂,在500—800℃高温下碳化得到碳化树脂,经过酸、碱、乙醇处理后烘干,利用火棉胶包膜法,将小牛胸腺DNA固定于碳化树脂表面,成为DNA免疫吸附剂,DNA含量为0.3—0.5mg/ml树脂。本发明得到的碳化树脂DNA免疫吸附剂,可直接用于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新型疗法,经过近200例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无热源。是一种良好的医用血液净化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1430C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98102354.1
申请日:1998-06-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吸附材料,特别是一种球形纤维素DNA免疫吸附剂。本发明是以棉短绒为原料,依次经过次氯酸钠漂白、氢氧化钠、二硫化碳处理,得到橙红色粘稠溶液,即纤维素黄原酸酯衍生物;以氯苯和四氯化碳为分散介质,采用悬浮法,85~95℃加热固化1-3小时,得到球形纤维素。球形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活化,再与DNA溶液发生反应,可得到球形纤维素DNA免疫吸附剂,DNA含量为0.5-3.0mg/ml树脂;本发明制备的DNA免疫吸附剂在DNA固定量和吸附性能上优于碳化树脂DNA免疫吸附剂,用于治疗疑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新一代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3A
公开(公告)日:1998-11-25
申请号:CN98102354.1
申请日:1998-06-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4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吸附材料,特别是一种球形纤维素DNA免疫吸附剂。本发明是以棉短绒为原料,依次经过次氯酸钠漂白、氢氧化钠、二硫化碳处理,得到橙红色粘稠溶液,即纤维素黄原酸酯衍生物;以氯苯和四氯化碳为分散介质,采用悬浮法,85~95℃加热固化1—3小时,得到球形纤维素。球形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活化,再与DNA溶液发生反应,可得到球形纤维素DNA免疫吸附剂,DNA含量为0.5—3.0mg/ml树脂;本发明制备的DNA免疫吸附剂在DNA固定量和吸附性能上优于碳化树脂DNA免疫吸附剂,用于治疗疑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新一代产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