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用纳米Ni(OH)2与Co(OH)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2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0441.6

    申请日:201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纳米Ni(OH)2与Co(OH)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镍盐为原料,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结构的β-Ni(OH)2,然后通过化学沉淀法在β-Ni(OH)2表面沉积一层Co(OH)2,得到β-Ni(OH)2与Co(OH)2复合材料。表面的Co(OH)2在充放电过程中转化为导电性较高的CoOOH,在Ni(OH)2表面形成一层导电网络,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2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可达到2353F/g,20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还能保持在1356F/g左右。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施。用料简单,且原料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高比电容NiO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599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403800.4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电容NiO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它具有介孔结构,以可溶性镍盐、表面活性剂和碱液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合成前驱体,前驱体焙烧,其中镍盐浓度0.05-2mol/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20g/L,助表面活性剂与含镍盐溶液的体积比为0.1~0.8∶1,碱液与镍盐的摩尔质量比是1~3∶1。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的水热反应,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用量、水热反应时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一系列实验参数,制备得到高比电容、循环性能优异的纳米NiO。该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且循环性能优异,在2A/g的电流下放电比电容可达1700F/g。

    高比电容NiO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599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403800.4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电容NiO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它具有介孔结构,以可溶性镍盐、表面活性剂和碱液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合成前驱体,前驱体焙烧,其中镍盐浓度0.05-2mol/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20g/L,助表面活性剂与含镍盐溶液的体积比为0.1~0.8∶1,碱液与镍盐的摩尔质量比是1~3∶1。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的水热反应,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用量、水热反应时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一系列实验参数,制备得到高比电容、循环性能优异的纳米NiO。该材料具有高的比电容且循环性能优异,在2A/g的电流下放电比电容可达1700F/g。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40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193049.X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碳酸盐,过渡金属碳酸盐采用合成法制备,该负极材料用于制备电池负极极片,方法是:1)将过渡金属碳酸盐、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和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滚压成片负载于集流体上或直接涂抹于集流体之上制成电池负极极片。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负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其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该类型材料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生产成本也较其它负极材料低廉,因此该类型的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级电容器用纳米Ni(OH)2与Co(OH)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2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290441.6

    申请日:201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纳米Ni(OH)2与Co(OH)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镍盐为原料,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结构的β-Ni(OH)2,然后通过化学沉淀法在β-Ni(OH)2表面沉积一层Co(OH)2,得到β-Ni(OH)2与Co(OH)2复合材料。表面的Co(OH)2在充放电过程中转化为导电性较高的CoOOH,在Ni(OH)2表面形成一层导电网络,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2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可达到2353F/g,20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还能保持在1356F/g左右。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施。用料简单,且原料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4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93049.X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碳酸盐,过渡金属碳酸盐采用合成法制备,该负极材料用于制备电池负极极片,方法是:1)将过渡金属碳酸盐、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和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滚压成片负载于集流体上或直接涂抹于集流体之上制成电池负极极片。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负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其它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该类型材料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生产成本也较其它负极材料低廉,因此该类型的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