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3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034415.0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82 , D04H1/76 , D04H3/02 , D04H3/005 , D04H3/073 , D01D5/34 , D01D5/00 , D06H7/02 , C02F3/34
Abstract: 膜生物污染一直制约着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膜生物污染控制手段存在控制周期短、难以长久控制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D‑氨基酸长效控制膜生物污染的可回收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可回收载体呈中空管状结构,由同轴电纺纤维层围合而成;所述同轴电纺纤维的壳层为聚偏氟乙烯和聚丙烯酸复合材料,芯层为负载D‑氨基酸的埃洛石纳米管复合物,所述聚偏氟乙烯和聚丙烯酸复合材料为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该可回收载体具有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高、易回收、使用方便的优势和特点,还具有在中性水溶液中缓控释D‑氨基酸,在pH=2的酸性D‑氨基酸溶液再负载D‑氨基酸的功能。通过在膜系统中多周期利用该可回收载体,实现了对膜生物污染的长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34415.0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82 , D04H1/76 , D04H3/02 , D04H3/005 , D04H3/073 , D01D5/34 , D01D5/00 , D06H7/02 , C02F3/34
Abstract: 膜生物污染一直制约着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膜生物污染控制手段存在控制周期短、难以长久控制的问题。为此,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采用D‑氨基酸长效控制膜生物污染的实用智能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智能载体呈中空管状结构,由材质为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的同轴电纺纤维层围合而成,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为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同轴电纺纤维的内核包裹有负载D‑氨基酸的埃洛石纳米管。该智能载体具有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高、易回收、使用方便的优势和特点,在中性水溶液中能够缓控释D‑氨基酸,在酸性的D‑氨基酸溶液能够再负载D‑氨基酸的功能。通过在膜系统中多周期利用该智能载体,实现了对膜生物污染的长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5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2622.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鼠子宫灌流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动物模型技术领域。构建方法包括:对死亡的妊娠期大鼠的左肾处血管,左肾上端分叉处血管、下端髂内动脉和髂内静脉分叉处上侧、两侧髂腰动脉和髂腰静脉、右肾与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的分叉处进行结扎,然后对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插管,从腹主动脉泵入灌流液即得。该模型形成生殖动脉—胎盘—胎儿—胎盘—生殖静脉回流,最大程度保证胎盘活性,同时保留完整胎盘组织,该模型制备简单易获得,在整个透过性实验中能够更真实准确地模拟孕妇体内温度以及胎盘中完整的营养物质经母体、胎盘供给胎儿的循环过程,从而更客观地研究化合物在胎盘内的透过性,相对于人胎盘离体灌流模型更加可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