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92726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510014876.2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γ-MnO2纳米管/纳米线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由二氧化锰纳米管与二氧化锰纳米线组成,其中的纳米管含量为40-50%,单根纳米管/纳米线的长度为2-4μm,直径为75-85nm。该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增大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电池内阻,提高质子的扩散性能,作为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电解锌颗粒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构成的碱性锌锰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及良好的大功率、高倍率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92723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57120.5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过渡金属钒酸盐,包括钒酸铜(CuV2O6),钒酸钴(CoV2O6·2H2O)和钒酸镍(NiV2O6·H2O)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这些材料都是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锂电池阴极材料。采用水热合成实现了钒酸铜、钒酸钴、钒酸镍的一步制备;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流程短、后处理手序少、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结果表明:钒酸铜一维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提高了质子的扩散性能,增大了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电极、电池内阻,显著提高电极高温与高倍率放电性能,在锂一次电池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459232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130620.2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负极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气相沉积法通过调节加热温度、气体流速、反应时间及沉积温度等试验条件可控的制备了锌纳米花、纳米球和六方结构微米球。其特点是:纳米花由一个纳米核(40-300nm)辐射出若干个纳米枝,单个纳米枝直径为10-200nm、长度可达0.3-1.0μm;纳米球的直径为80-200nm;微米球具有典型的六方晶体结构且棱角分明,直径为0.5~5μm。因锌纳米/微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化学活性,在锌/空气电池和锌/锰电池中均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及良好的大功率、高倍率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389515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510015888.7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锂及其复合金属磷化物的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它是高密度球形LiFePO4及LiFePO4/MxP(M为过渡金属Ni、Fe、W、Mo或Co中的任一种,X为1或2)电极材料。采用一步喷雾技术实现LiFePO4及LiFePO4/MxP的低温可控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易于实现工业化。LiFePO4及LiFePO4/MxP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规则的球形结构,直径为2μm,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堆积密度,提高了质子的扩散性能,增大了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了电极、电池内阻,显著提高了电极的放电及循环稳定性能,在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51685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57120.5
申请日:2007-04-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过渡金属钒酸盐,包括钒酸铜(CuV2O6),钒酸钴(CoV2O6·2H2O)和钒酸镍(NiV2O6·H2O)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这些材料都是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锂电池阴极材料。采用水热合成实现了钒酸铜、钒酸钴、钒酸镍的一步制备;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流程短、后处理手序少、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结果表明:钒酸铜一维纳米电极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提高了质子的扩散性能,增大了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电极、电池内阻,显著提高电极高温与高倍率放电性能,在锂一次电池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632979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72804.9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碱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是碱金属配位氢化物MAlH4和M3AlH6(M为碱金属Li、Na、K中的任一种)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燃料电池高效储氢中的应用。在碱金属配位氢化物MAlH4和M3AlH6中加入TiCl3、VCl3或CuCl2进行高能球磨,获得具有电子转换的Ti0/Ti3+,V0/V3+或Cu0/Cu2+纳米复合催化剂,以提高碱金属配位氢化物的放氢-再氢化反应速度,并降低放氢产物的再氢化温度及压力,从而实现碱金属配位氢化物MAlH4和M3AlH6的可逆储氢,为其在高效、安全移动储氢的燃料电池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0347892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410072804.9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碱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是碱金属配位氢化物MAlH4和M3AlH6(M为碱金属Li、Na、K中的任一种)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燃料电池高效储氢中的应用。在碱金属配位氢化物MAlH4和M3AlH6中加入TiCl3、VCl3或CuCl2进行高能球磨,获得具有电子转换的Ti0/Ti3+,V0/V3+或Cu0/Cu2+纳米复合催化剂,以提高碱金属配位氢化物的放氢-再氢化反应速度,并降低放氢产物的再氢化温度及压力,从而实现碱金属配位氢化物MAlH4和M3AlH6的可逆储氢,为其在高效、安全移动储氢的燃料电池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000954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30620.2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负极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气相沉积法通过调节加热温度、气体流速、反应时间及沉积温度等试验条件可控的制备了锌纳米花、纳米球和六方结构微米球。其特点是:纳米花由一个纳米核(40-300nm)辐射出若干个纳米枝,单个纳米枝直径为10-200nm、长度可达0.3-1.0μm;纳米球的直径为80-200nm;微米球具有典型的六方晶体结构且棱角分明,直径为0.5~5μm。因锌纳米/微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化学活性,在锌/空气电池和锌/锰电池中均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及良好的大功率、高倍率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13202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3866.1
申请日:2006-05-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酸银(AgxVyOz,其中x为1或2,y为1~4,z为3~11)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是具有不同形貌及结构的钒酸银一维纳米/微米电极材料。采用一步水热技术实现了钒酸银的低温可控制备;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体系pH值等反应条件实现了对组成、结构、形貌的良好控制。该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产品质量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钒酸银一维纳米/微米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提高了质子的扩散性能,增大了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了电极、电池内阻,显著提高了电极的放电性能,在锂离子一次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758468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14876.2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γ-MnO2纳米管/纳米线电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由二氧化锰纳米管与二氧化锰纳米线组成,其中的纳米管含量为40-50%,单根纳米管/纳米线的长度为2-4μm,直径为75-85nm。该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增大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的接触,减小电池内阻,提高质子的扩散性能,作为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电解锌颗粒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构成的碱性锌锰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及良好的大功率、高倍率放电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