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3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33635.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8G83/00 , C09K9/02 , C07D47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锆基MOFs及其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两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MOFs材料。所述材料为具有一维孔道的框架材料,其中一例具有独特的csq拓扑结构。其中,金属为锆,配体为含萘二酰亚胺基团的四羧酸配体。所述一维孔道包括直径1.2nm的三角形孔道和直径2.7nm的六边形孔道。两个MOF结晶于六方晶系P6/mmm。NKM‑908的晶胞参数为a=b=40.285,c=23.6990,α=β=90°,γ=120°。NKM‑908‑TPDC‑X的晶胞参数为a=b=40.54,c=23.45,α=β=90°,γ=120°。其中X代表线性二羧酸配体侧链修饰的不同取代基。本申请还提供所述两种MOF薄膜制备方法,路线工艺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好。NKM‑908电致变色薄膜可以实现可逆的颜色切换,从基本无色变为浅黄色再变为绿色。NKM‑908‑TPDC‑X薄膜根据X的差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33724.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定向修饰的六苯并蔲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光催化领域。是将H3BTB、H4BDQDA‑R配体、ZrCl4以及苯甲酸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充分搅拌使反应物溶解,反应后得到晶态产物Zr‑MOFs;将所得晶态产物离心收集,并使用新鲜的DMF和丙酮洗涤,得到同拓扑网络的层柱Zr‑MOFs;H4BDQDA‑R中,R=‑NO2,‑H,‑tBu,‑OCH3,‑OH和‑NH2。本发明制备的可定向修饰的六苯并蔲基Zr‑MOFs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高。可用于光催化CO2还原反应,所制备的系列Zr‑MOFs具有宽的可调节禁带宽度值,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0386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4653.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嗪复合水系负极材料及其应用,该碳嗪复合水系负极材料利用纳米碳材料的导电性、多孔性和吸附性及碳材料的类稠环芳烃的反应能力,进行官能团化接枝,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提高碳材料的吸液性和离子导电性,再将杂环嗪类化合物复合到碳粒上形成碳嗪复合材料。以该碳嗪复合材料为水系负极,锰酸钠或氢氧化镍电极为正极,电解液为以钠盐或氢氧化钠为溶质、水为溶剂的液态或凝胶态材料;正、负极之间以隔膜隔开组成电池。该负极材料具有高的利用率和容量,应用于水系可充电池,放电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碳嗪复合水系负极材料与锰酸钠或氢氧化镍正极组成水系可充电池具有较高比能量、安全、成本低廉、环保、长循环寿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42049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57280.X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快速跟踪监测采油注入菌变化并补注以提高采油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注入菌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 V9区通用引物PCR扩增出对应浓度菌体提取的水样中元基因组的16S rDNA V9区条带,经梯度凝胶变性电泳后、经OD254光密度扫描绘制随菌浓变化的光密度曲线作为标准曲线;用同样方法确定采油井中注入菌菌浓,绘制出随时间变化的菌浓曲线;参照油井采油量变化曲线分析起作用的注入菌和采油量升降的原因,确定对采油量影响的注入菌,待采油量下降后,发酵培养确定起主要作用而在油井中数量又明显减少的注入菌进行二次补注。本发明为突破限制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瓶颈提供了方法论和实践参考,对采油现场跟踪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0552184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10057280.X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快速跟踪监测采油注入菌变化并补注以提高采油量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注入菌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 V9区通用引物PCR扩增出对应浓度菌体提取的水样中元基因组的16S rDNA V9区条带,经梯度凝胶变性电泳后、经OD254光密度扫描绘制随菌浓变化的光密度曲线作为标准曲线;用同样方法确定采油井中注入菌菌浓,绘制出随时间变化的菌浓曲线;参照油井采油量变化曲线分析起作用的注入菌和采油量升降的原因,确定对采油量影响的注入菌,待采油量下降后,发酵培养确定起主要作用而在油井中数量又明显减少的注入菌进行二次补注。本发明为突破限制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瓶颈提供了方法论和实践参考,对采油现场跟踪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1556340U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20162414.9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可调降雨模拟器,属环境化学、水土保持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可调降雨模拟器,由移动式试验架、筛式降雨发生器、可变坡储土槽、耐酸水箱、高压水泵构成,耐酸水箱固定于移动式试验架上,通过输水管道、高压水泵、流量计、调节阀与筛式降雨发生器相连接,水箱底部设有排水口;筛式降雨发生器由喷头、多层筛网、边轨滑道组装而成;可变坡储土槽置于筛式降雨发生器正下方,由固定承载支架、可调式支架和固定阀支撑,上有凹槽取水孔、溢流槽。与现有其他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大型模拟装置个简易模拟装置的特点,具有成本低、结构相对简单、移动灵活、土水界面污染的理化参数可控性好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