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33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06464.3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27 , H04B10/40 , H04Q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 H04B10/27 , H04B10/40 , H04Q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00Mbps可见光通信的以太网-可见光适配器板级方案,属于可见光通信技术关键设备的设计领域。本发明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技术,从板级设计层面实现了从以太网信号到可见光信号的转换,保证数据在介质过渡中的传输完成。本发明立足于新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辅助实现了可见光通信信道与现行通信接口进行适配的需求,可解决目前可见光-以太网通信适配领域上硬件设备的难题,为未来可见光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17069.3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3M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7/3062
Abstract: 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前向预测和后向删除预测的正交匹配追踪方法,属于压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了前向预测LAR方法和后向删除预测DE方法,每次迭代前向阶段通过LAR方法测试与上一次迭代残差相关性最大的前h个原子在最终迭代中的性能,并选择残差模值最小的前α个原子添加至支撑集。后向阶段通过DE方法测试支撑集中每个原子逐个去除后,新支撑集与原信号的匹配程度,并删除残差模值最小的前β个原子。因此每次迭代后都新增α‑β个原子至支撑集。与LAOMP方法相比,本发明设计了后向删除预测环节,提高了精确重构概率,降低了平均归一化均方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13960.5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FPGA实现点对点可见光通信中的一种数据帧结构,属于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本发明基于8B10B信道编码技术,在点对点可见光通信的场景下,通过定义的数据帧结构能够使数据在可见光通信信道上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8B10B编码具有的电平平衡特性同时能够保证LED在工作时不会发生闪烁,充分地复用了LED照明功能。8B10B编码后的信号通过基于FPGA的集成收发器实现串化和解串功能。本发明立足于新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可见光通信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格式上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案,解决了目前可见光通信数据层面传输方式上的相关问题,为可见光通信技术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707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06465.8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27 , H04L12/863 , H04L12/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 H04B10/27 , H04L47/10 , H04L47/6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应用的数据流过渡机制,属于可见光通信技术关键设备设计领域。本发明基于IEEE 802.3以太网标准文件,实现三速以太网与处于不同带宽下的可见光通信信道端的全双工数据适配,从而使数据流从快时钟到慢时钟或是从慢时钟到快时钟能够自由平滑地切换,保证数据传输应用的正常启动、进行和完成。数据流的缓存机制工作在以太网二层协议上,无需高层协议栈的介入;且具有多种策略保障缓存系统的稳定工作。本发明立足于新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实现了可见光通信信道与现行通信接口进行融合适配的需求,为可见光通信技术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