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共同培养促进反硝化过程稳定快速进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36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00676.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王鑫 万雨轩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共同培养促进反硝化过程稳定快速进行的方法,共同培养通过驯化得到反硝化细菌与G.sulfurrenducens共同接种到厌氧瓶培养基中实现。电子供体和受体分别是乙酸钠和硝酸盐,接种后OD600为0.6,用N2/CO2(80:20)进行曝气去除氧气,30℃下厌氧培养。该方法对培养基碳氮比为1~9下的硝酸盐进行了去除,保证在不同碳氮比下的有效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微生物种间互营生长促进脱氮,成本低,硝酸盐去除效果明显,无亚硝酸盐积累。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铵化回收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40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78257.3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我们命名其为微生物电化学铵化),并耦合微生物电解法回收铵态氮的方法,其电子供体是废水中的有机物。电活性微生物可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或微生物电解池反应器中驯化获得。该方法对碳氮比为0.5至8的含有硝酸盐的废水均有氨回收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位利用废水中的能量和细菌,将硝酸盐氮直接转化为氨氮并吹脱回收,实现污水能量回收以及氮的可持续利用。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铵化回收废水中硝态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403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378257.3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我们命名其为微生物电化学铵化),并耦合微生物电解法回收铵态氮的方法,其电子供体是废水中的有机物。电活性微生物可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或微生物电解池反应器中驯化获得。该方法对碳氮比为0.5至8的含有硝酸盐的废水均有氨回收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位利用废水中的能量和细菌,将硝酸盐氮直接转化为氨氮并吹脱回收,实现污水能量回收以及氮的可持续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