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介入主动脉瓣膜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8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14667.0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入主动脉瓣膜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对TAVR后的患者分别进行心脏双源增强CT和心脏超声,使用心脏双源增强CT文件重建心脏左室、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重建出TAVR的瓣膜支架和人工瓣叶,并绘制心脏左室容积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TAVR瓣膜的支架数据建立TAVR瓣膜的支架和瓣叶模型,用重建的TAVR瓣膜的支架结构调整TAVR瓣膜的支架和瓣叶模型位置;将调整的TAVR瓣膜的支架和瓣叶模型进行网格化,以心脏左室容积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作为入口条件,并确定的流体参数,进行流固耦合模拟,获得仿真结果,并用心脏超声文件修正仿真结果,获得准确的TAVR瓣膜的流固耦合仿真结果。

    一种双分支大血管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4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20217.3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分支大血管支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体支架和左锁骨下动脉小支架,所述的主体支架为双分支镍钛合金骨架覆膜结构,其上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的左锁骨下动脉小支架包括圆筒形管状小支架主体及小支架中段伞状结构两部分。本发明将外分支和内分支支架有机结合,第二分支可以较好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锁骨下动脉与颈总动脉位置关系的变化;小支架能够用于配合主体支架植入内分支支架,伞形结构有效贴合第二分支的主体支架开口,防止内漏。本发明在大幅简化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能够改善该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一种颈动脉原位开窗球囊鞘

    公开(公告)号:CN114367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121135.8

    申请日:202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动脉原位开窗球囊鞘,包括球囊鞘本体、鞘芯和注射装置;所述球囊鞘本体是头尾贯穿的空心结构,包括第一球囊、鞘管前段、第二球囊、鞘管后段和鞘尾,第一球囊为环形球囊,充盈后可向外部膨胀;第二球囊为中空的柔性可弯曲结构;鞘管前段、鞘管后段和鞘尾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第一球囊、鞘管前段、第二球囊、鞘管后段和鞘尾依次固定连接且相连通;鞘尾内部固定有第三球囊;所述鞘芯为头尾开孔的中空结构,鞘芯头部为锥形;鞘芯通过第三球囊插入在球囊鞘本体内部,头部穿出第一球囊;所述注射装置与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相连通,并负责向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内注射液体;所述第三球囊充盈后球囊内壁紧贴鞘芯。

    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120232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010971422.9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包括血管腔内辅助引导头、球囊连接导管体和末端操作部件;血管腔内辅助引导头包括前端锥形软头和L形球囊,前端锥形软头具有中空的内腔,前端锥形软头的端部具有开口;球囊连接导管体包括外壁的外鞘和内部的软管,软管内具有贯穿的球囊注水导管和导丝管;所述球囊连接导管体的内部软管连接至前端锥形软头,软管中的导丝管贯穿前端锥形软头的中空内腔至前端锥形软头的端部开口处;L形球囊一端与软管内的球囊注水导管相连通,另一端为闭合结构,外鞘前端L形球囊与软管之间通过膜结构连接。本发明的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可以帮助医生在处理特定情景下的困难复杂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

    一种临时的瓣膜和主动脉滤器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4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40995.X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的瓣膜和主动脉滤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球囊、瓣膜、滤器,第一管道与球囊连通;滤器呈圆锥体囊袋状,滤器开口处的二分之一周长边缘与球囊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且滤器的开口位于球囊的内侧面;瓣膜为双叶结构,每个瓣叶为呈袋状,每片瓣叶开口处的二分之一周长边缘均与球囊下端面固定相连,且关于球囊中间对称。本发明解决了滤器与临时瓣膜并不兼具的问题,且使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与其他介入瓣膜、介入球囊等装置共同使用;本装置滤器与瓣膜为一体化结构,具备结构相对简单、器械发生故障可能性低特点,且因结构相对简单,对输送管腔的直径要求较小,可以适应更多的人群,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2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736269.1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外壁设置有球囊;导管本体前端为导向部,后端连接有连接头;导管本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主导管通道、次导管通道和球囊填充通道;球囊填充通道与球囊相互连通;导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次导管通道相通的侧出口,侧出口设置在球囊的前端,次导管通道可引入微导管、导丝或弹簧圈,并从侧出口引出;本发明还提供了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在手术中快速、准确、稳定地让导丝、导管、支架、弹簧圈等介入耗材到达所需要到达的血管,能够有效处理解决复杂血管病变情况,更好为临床的血管介入手术提供有力工具,提高了手术的便携性和安全性,推广前景广阔。

    一种介入式注射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03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14487.4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入式注射装置,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注射机构、注入机构和固定机构;注射机构包括注射器主体,放置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放置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放置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器,移动板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指针,放置箱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刻度尺。该介入式注射装置通过设置放置箱、注射器主体、气缸、推板、液压杆、移动板、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指针和刻度尺,实现了方便医护人员控制药品注射量的目的。

    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120232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71422.9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包括血管腔内辅助引导头、球囊连接导管体和末端操作部件;血管腔内辅助引导头包括前端锥形软头和L形球囊,前端锥形软头具有中空的内腔,前端锥形软头的端部具有开口;球囊连接导管体包括外壁的外鞘和内部的软管,软管内具有贯穿的球囊注水导管和导丝管;所述球囊连接导管体的内部软管连接至前端锥形软头,软管中的导丝管贯穿前端锥形软头的中空内腔至前端锥形软头的端部开口处;L形球囊一端与软管内的球囊注水导管相连通,另一端为闭合结构,外鞘前端L形球囊与软管之间通过膜结构连接。本发明的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可以帮助医生在处理特定情景下的困难复杂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

    一种临时的瓣膜和主动脉滤器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603193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2973735.0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时的瓣膜和主动脉滤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球囊、瓣膜、滤器,第一管道与球囊连通;滤器呈圆锥体囊袋状,滤器开口处的二分之一周长边缘与球囊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且滤器的开口位于球囊的内侧面;瓣膜为双叶结构,每个瓣叶为呈袋状,每片瓣叶开口处的二分之一周长边缘均与球囊下端面固定相连,且关于球囊中间对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滤器与临时瓣膜并不兼具的问题,且使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与其他介入瓣膜、介入球囊等装置共同使用;本装置滤器与瓣膜为一体化结构,具备结构相对简单、器械发生故障可能性低特点,且因结构相对简单,对输送管腔的直径要求较小,可以适应更多的人群,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22676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2019570.9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包括血管腔内辅助引导头、球囊连接导管体和末端操作部件;血管腔内辅助引导头包括前端锥形软头和L形球囊,前端锥形软头具有中空的内腔,前端锥形软头的端部具有开口;球囊连接导管体包括外壁的外鞘和内部的软管,软管内具有贯穿的球囊注水导管和导丝管;所述球囊连接导管体的内部软管连接至前端锥形软头,软管中的导丝管贯穿前端锥形软头的中空内腔至前端锥形软头的端部开口处;L形球囊一端与软管内的球囊注水导管相连通,另一端为闭合结构,外鞘前端L形球囊与软管之间通过膜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多腔球囊导管可以帮助医生在处理特定情景下的困难复杂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