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底式退火炉小规格棒材装炉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5869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844824.0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辊底式退火炉小规格棒材装炉工艺,直径12mm棒材装炉前准备:对来料进行拆捆分包处理,直径12mm棒材,每捆60支,打捆前将棒材捋直,避免棒材缠绕,每捆用铁丝捆扎紧,防止在吊运过程中散包或是在辊道输送过成中散包;直径12mm棒材装炉:每批料装8小捆,在辊底式退火炉中均匀整齐摆放。本发明可以确保小规格棒材在炉内高温行走过程不会出现头部弯曲卡钢而无法出炉,满足退火后产品质量。

    一种汽车传动轴零部件用钢的正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930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92365.5

    申请日:2021-10-13

    Inventor: 孙乐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传动轴零部件用钢的正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处理炉分成13区,每一区加热的温度分别设定为:1区:500℃±5℃、2区:600℃±5℃、3区:700℃±5℃、4区:730℃±5℃、5区:760℃±5℃、6区:795℃±5℃、7‑13区:805℃±5℃;(2)钢材通过热处理炉的1区至7区进行加热处理,8区至13区进行保温处理;炉辊传动速度设定为20m/h±0.1m/h;加热过程中炉内氮气通入量设定为150m3/h‑210m3/h,含氧量设定为5ppm‑20ppm;(3)对钢材进行快速冷却处理;风机频率设定为888转/min±1转/min,循环冷却水瞬时流量设定为100m3~110m3,循环冷却水的水温设定为15℃‑28℃。本发明能够降低生产周期的同时保证钢材的质量满足相应要求。

    一种棒材表面缺陷的探伤分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06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70599.8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材表面缺陷的探伤分选方法,首先根据棒材尺寸确定可挽救的不合格品的修磨余量,并据此进行双阈值定义;然后根据双阈值进行两次样棒测试,校准探伤设备精度,确保样棒上的人工缺陷均能触发警报;对待分选棒材进行探伤,通过一次探伤分选出合格品、可挽救品和不可挽救品;对可挽救品直接按修磨余量进行修磨处理去除缺陷,完成分选。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经过一次探伤即能分选出合格品、可挽救品、不可挽救品,减少了混在一起需多次挽救、多次探伤复检。同时利用双阈值的第二阈值,确定了可挽救品的修磨量,从而能够做到精准挽救,修磨后复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可以不用复检直接放行。

    一种银亮棒材的外包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416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81159.X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亮棒材的外包装方法,包括:用塑料薄膜袋包裹集捆的银亮棒材,然后包裹软包层;沿圆周方向在软包层外面放置多根硬质支撑条,最后用包装带捆扎固定。本发明通过塑料薄膜袋,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涂油的保留不会渗漏,通过软包层、硬质支撑条,圆钢表面与外界形成有效的防硌层以保护表面质量。

    一种辊底式退火炉双层布料正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7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24614.9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底式退火炉双层布料正火方法,辊底式退火炉采用连续炉,在炉内残氧稳定在5ppm以下时装料,棒材在连续炉内采用双层布料,层与层之间使用支架隔离,支架侧面开孔,正火时辊速为20m/h‑30m/h,风机频率50Hz‑55Hz。本发明出炉钢材的组织均匀,脱碳合格,去除棒材的内应力,降低棒材的硬度至195‑205HBW,统一截面≤5HBW,提高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