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淬透性窄带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3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40422.8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钢淬透性窄带控制的方法,包括利用实测值与标准理论值的比值对合金钢淬透性进行窄带控制的步骤。本发明通过产品的淬透性实测值与依据产品实际化学成分理论计算淬透性值比对,进行化学成分窄范围设计,进而实现产品淬透性窄带控制的方法。

    非调质轴类零件用棒材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8997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05403.7

    申请日:201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调质类钢,具体来讲是一种非调质轴类零件用棒材,还涉及其制造工艺,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35~0.41%,Si0.50~0.65%,Cr≤0.25%,Mn1.35~1.55%,Al0.010~0.040%,S0.015~0.065%,P≤0.025%,Nb0.010~0.040%,V0.010~0.034%,Ti0.010~0.040%,N0.0120~0.020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工艺中采用相变前快冷、相变中均匀冷却、相变后采用缓慢冷却的控冷方式;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轧后的控温冷却,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非调质轴类零件用棒材。

    非调质轴类零件用棒材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8997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505403.7

    申请日:201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调质类钢,具体来讲是一种非调质轴类零件用棒材,还涉及其制造工艺,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35~0.41%,Si0.50~0.65%,Cr≤0.25%,Mn1.35~1.55%,Al0.010~0.040%,S0.015~0.065%,P≤0.025%,Nb0.010~0.040%,V0.010~0.034%,Ti0.010~0.040%,N0.0120~0.020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工艺中采用相变前快冷、相变中均匀冷却、相变后采用缓慢冷却的控冷方式;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轧后的控温冷却,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非调质轴类零件用棒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