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7217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260563.4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2 , C10L3/10 , C12M1/34 , C12M1/107 , C12M1/00 , C12N1/12 , C12P5/02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原位藻同步处理污泥消化液和生物气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利用污泥消化液进行原位进化藻群的培养,提高其对高氨氮污水环境的适应性能,一方面实现了污泥消化液的生物修复,另一方面产生的微藻生物质能源也具有潜在商业价值。同时,通过微藻固碳,将厌氧消化过程中得到的生物气成分升级净化。将污泥消化液和天然雪水混合作为微藻培养介质,生物气提供CO2来源,同步实现了污水的生物修复和生物气成分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92340.5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好氧条件下强化吡啶生物降解的菌藻共生系统。所述的菌藻共生系统由具有吡啶降解功能菌株副球菌Paracoccus sp.NJUST47与小球藻Chorella sorokiniana FACHB-275作为接种物混合培养形成。本发明的菌藻共生系统,副球菌以吡啶作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小球藻以吡啶降解产生的氨氮作为氮源进行生长。菌藻共生系统中微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溶解氧,副球菌利用微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在微好氧条件下实现吡啶的高效降解,最大降解速率可达45.16±2.4mg/L/天,100mg/L浓度的吡啶可在60小时内实现完全降解。同时在菌藻共生体系中,微藻的种群增长和沉降性能可得到明显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337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12802.3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天然纳米纤维素采收污水中生长微藻的方法。所述方法按CNC-APIm与微藻干重的质量比为0.02,将CNC-APIm溶液与污水中生长微藻的藻液进行混合,通入CO25s,使表面带负电的微藻与表面带正电的CNC-APIm结合,随后通入50mL/min空气8min除去混合液中的CO2,并促进CNC-APIm和微藻间的网捕和吸附架桥作用,而后静置,使絮凝体沉降,完成微藻采收。本发明优化了CNC-APIm微藻采收技术,缩小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确保CNC-APIm微藻采收技术适用于污水培养的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43836.9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铁死亡抑制剂缓解微藻高温胁迫提高污水处理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将铁死亡抑制剂Fer‑1添加到微藻生长环境中,使得Fer‑1充分进入藻细胞内,再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本发明通过投加铁死亡抑制剂Fer‑1以调控微藻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途径,显著缓解了高温对微藻生长的抑制效应,并有效维持了细胞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减轻了小球藻脂质代谢途径所受的影响,实现了抗高温胁迫,同时提高了污水氮磷去除性能,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4.50%和30.72%,对于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有效保护微藻细胞,并促进污水微藻低碳资源化处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72440.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胞外聚合物和离子转运提升碱性条件硝化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逐步提升系统pH值、运行天数控制等综合策略,诱导硝化菌胞外聚合物中分泌更多酸性多糖和酸性有机物,并调控反转运蛋白和F0‑F1 ATP酶活性,进而促进胞内H+的输入维持胞内pH稳定。同时,利用碳酸酐酶参与的生物矿化作用加速胞外OH‑的消耗,提高硝化污泥的碱性环境适应性和硝化性能,显著富集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等耐碱硝化菌属,pH 10.0条件下系统平均氨氮去除率可稳定高达96.6%。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235276.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含大量乙酸铵的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将厌氧污泥接种至可自动监测并调控氨氮的厌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中,并添加人工合成废水,得到泥水混合液,并以每10mL泥水混合液添加150~155mg氯化铵的比例,向其中添加氯化铵,运行反应器实现厌氧污泥的驯化,驯化结束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将驯化后的厌氧污泥接种至待处理的含大量乙酸铵的废水中。本发明利用可自动检测体系内氨氮浓度的厌氧序批式反应装置,结合链延长技术,同时利用废水中较高的氨氮浓度,选择性地抑制了反应体系内的产甲烷菌,减少了产甲烷菌与链延长菌的底物竞争,进一步提高了链延长效率,将废水中的乙酸转化为更高级的中链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94088.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12P7/40 , C12P7/6409 , C12P5/0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pH和/或羧酸离子浓度以促进中链羧酸生产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驯化,然后向接种驯化后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厌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中通入有机废水,运行过程中调控pH至弱酸性,或者额外添加羧酸离子,或者调控pH至弱酸性的同时额外添加羧酸离子。本发明通过调控pH及羧酸离子浓度改变未解离MCCA含量,有效缓解产甲烷菌对链延长反应的底物竞争,促进MCCA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35276.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含大量乙酸铵的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将厌氧污泥接种至可自动监测并调控氨氮的厌氧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中,并添加人工合成废水,得到泥水混合液,并以每10mL泥水混合液添加150~155mg氯化铵的比例,向其中添加氯化铵,运行反应器实现厌氧污泥的驯化,驯化结束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将驯化后的厌氧污泥接种至待处理的含大量乙酸铵的废水中。本发明利用可自动检测体系内氨氮浓度的厌氧序批式反应装置,结合链延长技术,同时利用废水中较高的氨氮浓度,选择性地抑制了反应体系内的产甲烷菌,减少了产甲烷菌与链延长菌的底物竞争,进一步提高了链延长效率,将废水中的乙酸转化为更高级的中链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38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10629.3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型底泥受污染湖泊陡立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选择的湖滨带先进行生态清淤,再将清除的底泥就近用于沿湖堤岸加固,然后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构筑生态护岸结构,并种植陆域、挺水、沉水等植物进行植物修复,同时设置消浪防护,保护植物,并保持日常的维护。本发明将生态清淤与湖滨修复相结合,在降解护坡近岸底泥污染同时,就近处置淤泥,实施木桩、自然式护岸,并种植陆域植物稳固堤岸,种植挺水、沉水等植物消减污染,进行水土保持,形成完整的生态群落,有效恢复湖滨带。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3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12974.0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中生长微藻采收模型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充分考量了CNC-APIm采收微藻过程中涉及的四因素即CNC-APIm与微藻的质量比,通入CO2的时间,通入空气的时间及流量,应用实验设计驱动响应面方法来建立污水中生长微藻采收模型。利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CNC-APIm采收污水中的微藻过程中的不同采收条件下的采收率和回收能力。本发明优化了CNC-APIm微藻采收技术,缩小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确保CNC-APIm微藻采收技术适用于污水培养的微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