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0609.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水下滑翔机的电磁减振装置及无人水下滑翔机,涉及水下滑翔机技术领域,用于无人水下滑翔机的电磁减振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多个电极板和多个磁体;电极板和磁体依次交叉布设于翼面上,相邻的两个磁体的磁极排列相反,交流电源包括火线和零线,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板分别与火线和零线相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周期性电磁力向边界层周期性输入动量,采用改变尾涡脱落频率,避免结构共振的新原理来减振。相比于常电磁力控制控制技术,本发明无需将尾涡脱落完全抑制,而仅仅只需改变其脱落频率,向边界层提供的动量需求较少,在较小的电磁力下即可达到减振目的,更为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081852.4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F15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航行体的电磁‑沟槽复合减阻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磁体,金属电极片,稳压电源与若干导线,该装置整体半嵌入式安装在航行体下表面,带沟槽一面朝外,且其沟槽波谷处与航行体表面平齐。单个磁体呈斜长方体,且磁体斜面上设置多个圆形凹槽,通过多个磁体组合形成“V”型表面,即沟槽表面,分数行安装在固定框内,同一行相邻两个磁体极性相同。每行磁体间穿插安装金属电极片,每行金属电极片极性相同。通过固定框的配合,金属电极片所处高度与磁体上表面高度一致。金属电极片通过导线与稳压电源相连。磁体和电极的行数与极性需严格遵循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7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81852.4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F15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航行体的电磁‑沟槽复合减阻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磁体,金属电极片,稳压电源与若干导线,该装置整体半嵌入式安装在航行体下表面,带沟槽一面朝外,且其沟槽波谷处与航行体表面平齐。单个磁体呈斜长方体,且磁体斜面上设置多个圆形凹槽,通过多个磁体组合形成“V”型表面,即沟槽表面,分数行安装在固定框内,同一行相邻两个磁体极性相同。每行磁体间穿插安装金属电极片,每行金属电极片极性相同。通过固定框的配合,金属电极片所处高度与磁体上表面高度一致。金属电极片通过导线与稳压电源相连。磁体和电极的行数与极性需严格遵循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839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6816.3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F42B1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B19/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水下航行体的电磁减阻装置,包括若干环形单元,环形单元安装在航行体尾部,单元沿航行体轴向紧密排列,每个单元的磁体和电极的排布对应一致。通过利用电流对电解质(海水)的电解作用以及电磁力对电流的力学作用,优化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设计,延长超空泡的持续时间并增加动力,达到有效减阻增加航速与航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1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01453.3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02 , E01D19/02 , H01F7/0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跨海大桥类圆柱体桥墩的电磁减振装置,包括电极、永磁体、磁极连接器、电极连接器、外壳和电极控制器,电极通过磁极连接器连接成环形,永磁体通过电极连接器连接成环形,电极与永磁体的厚度、内外径一致,同一环形的永磁体中的两个半环形永磁体的磁极是异性相对的,且相邻的两个环形永磁体的上下极性分别异性相对,相邻两个电极的极性相反,电极外部设有外壳,若干个环形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极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可以双向控制墩柱绕流流场,有效抑制桥墩两侧边界层分离产生的尾流漩涡,进而能够大幅度抑制类圆柱体桥墩的涡生振荡,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冲刷、抗海流冲击力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961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10022315.0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包括放置蚕茧的料斗,料斗下方为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料斗与通道的接合处设置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拨茧盘,在料斗的一侧设置隔茧簧片,其下边缘靠近拨茧盘,并保持一定距离,在料斗的另一侧设置阻茧簧片,其下端沿着拨茧盘的空隙进入通道内,并不与拨茧盘或通道接触。本发明以拨茧盘的转动来促使蚕茧掉入槽内,拨茧盘一侧用隔茧簧片来防止多个蚕茧同时落入通道,另一侧的阻茧簧片可将可能粘在拨茧盘上的蚕茧拨落,实现了将蚕茧分离成逐个落入通道,并顺着通道准确到达指定的检测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作用可靠,不卡茧,不堵塞,体积小,便于制成多个通道并列工作,可广泛应用于速度较高的分离蚕茧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96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022315.0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拨式蚕茧分离装置。包括放置蚕茧的料斗,料斗下方为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料斗与通道的接合处设置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拨茧盘,在料斗的一侧设置隔茧簧片,其下边缘靠近拨茧盘,并保持一定距离,在料斗的另一侧设置阻茧簧片,其下端沿着拨茧盘的空隙进入通道内,并不与拨茧盘或通道接触。本发明以拨茧盘的转动来促使蚕茧掉入槽内,拨茧盘一侧用隔茧簧片来防止多个蚕茧同时落入通道,另一侧的阻茧簧片可将可能粘在拨茧盘上的蚕茧拨落,实现了将蚕茧分离成逐个落入通道,并顺着通道准确到达指定的检测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作用可靠,不卡茧,不堵塞,体积小,便于制成多个通道并列工作,可广泛应用于速度较高的分离蚕茧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700415.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光伏发电装置及电源管理系统,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导轨、齿条、基本单元、主传动轴和电机;所述导轨设置在车辆顶部,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基本单元和所述主传动轴均与所述齿条齿轮连接且均通过基座旋转固定在车辆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主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基本单元用于对太阳能进行能量吸收转换得到电能;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继而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齿条运动带动所述基本单元发生旋转。本发明基本单元可自由调整角度,提高了发电效率,可根据任意车型选择合适的基本单元,提高了适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