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32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56477.2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9/00031 , G01V5/0016 , G07C9/00071 , G07C9/00134 , G07C9/00158
Abstract: 一种安检通行系统,包括闸机通道(1)、安检门(2)、安检机(3)、检视台(4)、高清摄像头(5)以及图像处理系统,所述闸机通道(1)进入端上安装有用于验证人员身份的身份验证单元,闸机通道(1)中间装有阻拦机构和用于检测人员通行状态的通道传感器,闸机通道(1)内设有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对准备通过闸机人员身上隐藏的金属物品进行检测的安检门(2),所述安检门设置在闸机通道的上方;所述检视台设置于闸机通道的一侧,检视台上设置有用于供工作人员查看的显示器A(6)和显示器B(7),检视台上还设有连接主控单元的放行按钮。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6208.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30/0645 , G06Q30/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AIoT的文创驿站运营方法及运营装置,属于智能设备及系统领域。运营方法基于自助售卖管理子系统、智能导览租赁子系统、AI互动运营子系统运营;智能导览租赁子系统对导览内容信息进行上传,依据流用户属性通过设备端屏幕播放宣传素材;用户通过自助售卖管理子系统获取商品图片、价格、货道号选择交易产品;智能导览租赁子系统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收款码并提示支付,完成租赁或返还导览终端;AI互动运营子系统与用户进行姿态互动及语音播报。本发明采用的基于AIoT的文创驿站运营方法及运营装置,能够实现导览终端、文创商品、互动服务的租、用、还、购、玩的闭环运营模式,实现一站式闭环运营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627948.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50/30 , G06F16/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采集;(2)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故障树模型;(3)将人员、设备、环境、管理风险因素集成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故障树模型,运用加权事故树分析法,结合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随时间的演化程度评估各级灾害事件风险值;(4)根据不同的风险值,判断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5)根据监测数据,得出发展趋势与时间关系图,实现风险预判。本发明解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灾害和风险的识别与预判过于依赖人力,风险规避能力差,风险处置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8928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048665.8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7C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IMSI识别技术的闸机身份快速验证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闸机阵列的、快速准确的身份验证技术,从而解决传统的无感支付身份验证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能够让用户通过手机进行快速的进行身份验证,无需携带其他物品或卡片,无需与设备接触,验证时间极短,提高了用户的通行效率,具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感,解决了现有身份验证方式而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791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61398.6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7 , H04W4/44 , H04W64/00 , G07B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义路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属于智能交通领域。该多义路径识别装置包括:车载单元和云端管理平台,车载单元安装于车辆中,对高速公路路段通信运营商部署的基站设备进行检测和识别,将在车辆行驶路段中接入和采集到的基站信息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接收并存储车载单元上传的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位置计算,识别车辆的行驶路线。本发明能够利用运营商部署的基站信息进行多义性路径识别,不需要额外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尤其在5G小基站普及和商用的场景下,不论是通信速度还是识别的准确性都将得到全面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0593460.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E01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闸通道通行感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电发射传感器、光电接收传感器、伺服控制器、伺服电机、摆门门板、通道控制器及可控电源,通道控制器的时序信号输出端口与可控电源的驱动端连接,可控电源的输出与光电发射传感器的供电端连接,光电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通道控制器的采集信号输入端口连接,通道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伺服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光通信自检方法分别对闸机上不同位置的光电传感器都进行状态判定;根据判定结果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工作状态,对摆门运动的速度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保证在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设备,不影响使用,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降低了风险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22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211336.8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与北斗的人车伴随判定方法,车载终端内配置的5G移动式小基站预先与车辆信息绑定,利用5G移动式小基站获取乘客手机ISMI信息,辅以人脸识别技术,确定乘客身份信息及乘车信息;车辆的移动位置信息由车载终端内配置的北斗定位模块提供,在北斗卫星信号无或弱的隧道等区域,利用5G小基站辅助定位,从而实现全路径人车伴随关系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4905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0668058.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无感知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乘客5G移动通信终端IMSI信息,确认时间、地点、乘客身份;建立乘客5G移动通信终端与无人驾驶车公交车车载5G基站、站台5G基站距离关系算法模型,判断乘客是否上下车;通过路径识别对已确定身份乘客进行无感收费。本发明通过5G基站、5G移动设备及设备与基站间空间距离算法研究,实现了乘客身份认证和无感支付,既满足无人驾驶条件下对精确的无人值守支付的需求又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运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42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048672.8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IMSI检测技术的地铁车厢客流引导系统及方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车厢内及站厅内分别对地铁客流进行监测、分析和引导,解决了地铁车厢客流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了各节车厢载荷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地铁车辆使用寿命;通过引导客流,减少车辆空旷情况,提高了车厢利用率;通过引导客流,减少车辆拥挤情况,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感;通过引导客流,实现客流均匀分布,从而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长,降低地铁停站时间,提高车辆整体运行速度;节省了人工引导的工作,降低了地铁运营成本,节约了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905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68058.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无感知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乘客5G移动通信终端IMSI信息,确认时间、地点、乘客身份;建立乘客5G移动通信终端与无人驾驶车公交车车载5G基站、站台5G基站距离关系算法模型,判断乘客是否上下车;通过路径识别对已确定身份乘客进行无感收费。本发明通过5G基站、5G移动设备及设备与基站间空间距离算法研究,实现了乘客身份认证和无感支付,既满足无人驾驶条件下对精确的无人值守支付的需求又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运行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