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2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7561.5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板式家具生产调度批次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并汇总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数量、订单内部板件数量及其属性;步骤二:建立依据板件厚度种类的订单组批启发式规则;步骤三:设计考虑封边机器调整时间的遗传算法;步骤四:将分批好的板件信息作为遗传算法的输入量,输出量为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求得批次优化的调度结果。本发明技术可针对不同生产情况制定相应订单分批规则,并将其作为遗传算法的输入参数,降低了生产调度问题的算法求解时间,以及大大提高了整体生产流程时间。同时考虑了生产实际过程中封边机针对不同厚度板件的调整时间,可提高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1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4515.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网络微结构的碳气凝胶材料、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竹纤维为原料,采用TEMPO氧化法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素分散液;(2)将纳米纤维素分散液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壳聚糖溶液混合,先超声处理,然后采用双向冰模板法进行冷冻,再冷冻干燥;(3)进行低温水热还原处理,得到所述层状网络微结构竹纤维素碳气凝胶。本发明制备的碳气凝胶材料以纳米纤维素为网络骨架,氧化石墨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与纳米纤维素紧密结合,经过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后通过π‑π相互作用结合,作为导电单元提供气凝胶整体导电性,可避免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导电单元的脱落,有利于传感器信号的传输和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1044852.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软硬度的全竹功能床,床屏固定于床架的一端,床架与床屏的主体框架结构为竹材制成;床架从下到上依次配合安装有排骨架以及床垫;排骨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安装于支撑框架内的若干排骨条;每个排骨条包括两层或三层竹弹片、套接在两层或三层竹弹片两端的两个金属套头以及连接在两个金属套头底部的软硬度调节装置,软硬度调节装置用于两层或三层竹弹片表面受力时的压力调节。本发明中的排骨架底座上设有金属刻度标尺,作为定量化调节排骨架软硬度的标尺,滑块越向两侧调节,刻度越大,排骨架的硬度也越大,以此可定量化地调节和控制床面各个区域的硬度,满足不同体型、体重人群各部位支撑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887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969505.9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识别的预测睡姿的方法,通过实验床具系统测量并获取人‑床界面压力分布或压陷形状;利用神经网络,通过获取的人‑床界面压力矩阵或压陷量矩阵监督识别训练,构建精准的仰卧、左侧卧、右侧卧和俯卧四种睡姿的识别准则,即建立睡姿识别的神经网络基础计算矩阵;在对睡眠姿势进行识别时,配置神经网络节点,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完成训练器配置和校准,当训练器经配置和校准后,误差处于设定范围内时,训练器更新形成预测分类器,通过预测分类器输入预测数据得到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网络模型结构,输入通过获取的人‑床界面压力矩阵或压陷量矩阵监督识别训练,预测睡姿的准确率高,为实现智能化的床具或床垫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36950.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VOCs的氮掺杂生物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莲杆干燥至恒重,研磨过筛,得生物炭前体;将生物炭前体和磷酸铵APP混合,在N2气氛下升温至目标空气预氧化温度400~600℃;达到目标温度后,入口气体从N2切换至空气,并保温1.5~2.5h;在N2气氛下进一步热解,加热至600~800℃,保持1.5~2.5h。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氮掺杂生物炭制备方法的应用,同时对应提供了一种生物炭‑水凝胶和生物炭‑水凝胶基分层枕。将本发明氮掺杂生物炭材料封装于高分子水凝胶,并用于枕头枕芯,不仅能实现对VOCs的高效吸附,还能确保枕头的软硬度和支撑性,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睡眠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0511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0814704.0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树脂弹片弹簧及其枕芯与枕头,其中,树脂弹片弹簧包括弹簧单元体,所述弹簧单元体包含多个呈周向排列的树脂弹片,每个树脂弹片向外或向内弯曲形成弹性部,所述树脂弹片的上、下端部分别固定在具有水平受压面的弹簧受压部,所述弹性部和受压部形成弹簧单元体。将树脂弹片弹簧安装在排列有安装孔的弹性模块上,然后装入带有容腔的枕芯内,形成枕芯,在于外枕套、调高模块形成本发明枕头。本发明通过树脂弹片弹簧调节枕头仰睡区和侧睡区的软硬度,可以调节使用状态下枕头的形状,使之既能满足不同人群对枕头软硬对的需求。枕芯调节模块中树脂弹片弹簧不仅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还增加枕芯的通透性,改善枕头的透气性,保证枕芯的干爽。
-
公开(公告)号:CN110652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1045027.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监测老人睡眠行为和状态的护理床及监测方法,床屏固定于床底架的一端,床底架从下到上依次配合安装有排骨架以及床垫;床垫表面设有发光面料,若干个直线式感应同步器在床垫内呈左右分区均匀排列状态,组成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矩阵;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矩阵采集左右两侧使用状下电动势变化量,并通过信息采集器将连续采集的电动势变化量传输给主机处理器,主机处理器通过计算将电动势变化量统计出人‑床界面压陷量矩阵信息,通过分析人‑床界面压陷量矩阵信息,监测出睡眠行为、呼吸情况、离床时间,监测信息发送到手机,在监测到异常信息时通过主机处理器进行报警;在夜间老人起夜或睡眠时控制床垫的表面发光面料发光或发暗。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128480.4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D03D25/00 , D03D15/217 , D03D15/56 , D03D15/50 , D06M13/203 , D06M15/227 , B29C70/42 , B29C70/5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原纤维3D编织床垫填充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竹原纤维制成竹原纤维纱线后进行编绳处理,得竹原纤维编织线;用马来酸酐对竹原纤维编织线进行接枝处理,得马来酸酐接枝竹原纤维编织线;将马来酸酐接枝竹原纤维编织线与热塑性弹性体进行复合;制备竹原纤维3D编织床垫填充材料坯料;冷却至室温后,经裁剪、修边,获得目标填充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竹原纤维作为原料,不仅绿色环保、成本低,还具有极佳的吸声性能、吸湿散湿性和天然防霉性能;(2)将竹原纤维与热塑性弹性体复合,使其具备可编织性,进而获得一种竹原纤维3D编织材料,以提高填充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39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128640.5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32B27/12 , B32B9/02 , B32B9/04 , B32B27/32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3/00 , B32B3/08 , A47C27/12 , A01M29/12 , B29C69/00 , D06M11/83 , D06M15/03 , D06M15/01 , D06M23/12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原纤维编织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填充材料包括:热塑性弹性体基体和经过热塑性弹性体的喷涂处理得到的竹原纤维编织物增强体。本发明将采用具有天然抗菌、吸湿散湿快的竹原纤维作为原材料,通过制纱并通过、加股加捻、编绳、编织工艺实现竹原纤维编织填充材料的形态管理,从而实现对床垫各部位力学性能的调控,通过添加植物精油微胶囊增强其抗菌、防霉的特性,同时赋予其防螨、驱蚊的功效,与热塑性弹性体复合,实现对竹原纤维整体刚度和强度的改善,使其更加适合作为床垫填充材料。最终将改性竹原纤维编织物作为床垫填充材料预制件,通过低温热压成型技术制成床垫填充材料坯料,最后通过裁剪、修边制成床垫填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380717.3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设有与第二夹持件转动配合的第一转动部;第二夹持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分别设有与第一转动部转动配合的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上转动部、下转动部之间设有转动角度调节机构。本发明连接件可作为单元件进行标准化生产,具体应用时增加了家具造型的多变性以及使用者在组装家具的趣味性,可调角度的连接件结构稳定性强,进行家具连接,家具功能尺寸和结构更加稳定,突破了传统板式家具连接件的连接形式,解决了现有家具连接需要对板材进行钉钉、打孔或开槽等组装问题以及家具造型单一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