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刨花板用长木片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7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7448.9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简单,控制方便,直接通过进料速度和刀辊转速的设定来实现不同尺寸的较长木片的制备,不需要停机更换设备,生产成本低,便于实现连续化生产的定向刨花板用长木片制备方法,它是采用切削机构为单飞刀刀辊结构的鼓式削片机,并将进料速度控制与刀辊转速控制进行同步反向联动来设定切削步长,即增加进料辊转速的同时降低刀辊转速,使飞刀作用于木料的切削步长最大化,从而增大木片长度。

    竹笋精准高效自动剥壳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4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33133.1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笋精准高效自动剥壳方法,可实现竹笋上料、均匀分散、剥壳、剥壳后竹笋收集自动化作业,具有工艺及使用设备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其步骤:a.竹笋上料:将蒸煮冷却过后的竹笋均匀输送至倾斜的分散板较高的一端;b.振动分料:分散板振动,使得竹笋振动、分散,沿着分散板均匀向下移动,通过在分散板较低一端的每个槽口进入与该槽口相对应的倾斜的剥壳辊组较高一端上方;c.自动剥壳:剥壳辊组中至少一对相向旋转的剥壳辊抓取竹笋壳,对竹笋进行旋转去壳,竹笋壳从相向旋转的剥壳辊之间下落,去壳后的竹笋在剥壳辊上逐渐向较低的一端移动;d.自动出料:去壳后的竹笋从剥壳辊较低的一端落入移动的送料带上进行输送。

    竹笋剥壳机
    3.
    发明公开
    竹笋剥壳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91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33130.8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一种竹笋剥壳机,它能够实现竹笋上料、均匀分散、剥壳、竹笋壳收集的自动化作业,对竹笋进行精准高效剥壳,竹笋剥壳率及完整率高。它包括上料装置,振动分散装置,剥壳装置,出料装置,废料回收装置;剥壳装置包括拨杆结构、多个倾斜的剥壳辊组;每个剥壳辊组至少包括四根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相互平行的剥壳辊,且相邻两根剥壳辊的转动方向方向相反;每根剥壳辊沿着轴向方向套装有多个螺旋橡胶辊筒和刀片;刀片具有径向向外延伸超出螺旋橡胶辊筒外径的尖端;拨杆结构包括在平行于剥壳辊轴向方向移动的拨杆,拨杆上具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拨块,每个拨块位于相向转动的两根剥壳辊中间的上方;振动分散装置具有一个倾斜的振动的分散板。

    一种宽体环式刨片机分料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8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97743.4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体环式刨片机分料方法,可将木片均匀分布至环式刨片机切削室中,分料效果好,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强。宽体环式刨片机具有机座、叶轮、刀环、转动的分料装置,分料装置包括一级分料板、二级分料板、连接杆以及传动轴;一级分料板包括直立的一级分料直板和连接在一级分料直板两侧的一级分料翼板,二级分料板包括直立的二级分料直板和连接在二级分料直板两侧的二级分料翼板;木片在叶轮旋转产生的负压气流作用下进入切削室,一部分木片与一级分料翼板进行碰撞后,落入叶轮前部切削区域;一部分木片与二级分料翼板进行碰撞后,落入叶轮中部切削区域;一部分木片,直接穿过一级分料板与二级分料板落入叶轮后部切削区域。

    竹笋分选方法
    5.
    发明公开
    竹笋分选方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92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5846.6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笋分选方法,它能够将竹笋在转动的多个锥形螺旋筒的作用下,从锥形螺旋筒的大端向小端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其大小在两个锥形螺旋筒之间某处落下,实现竹笋分选。该竹笋分选方法,各锥形螺旋筒的大端均位于一端,各锥形螺旋筒的小端均位于另一端;相邻锥形螺旋筒之间的间隙从一段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把竹笋放置在靠近各锥形螺旋筒大端的上方,转动各锥形螺旋筒,竹笋在锥形螺旋筒的带动下,逐渐向锥形螺旋筒小端移动,并从两个锥形螺旋筒之间下落到位于锥形螺旋筒下方的竹笋收集盒内,平均直径较大的竹笋落入靠近锥形螺旋筒小端的竹笋收集盒内,平均直径较小的竹笋落入靠近锥形螺旋筒大端的竹笋收集盒内。

    回转接头防漏水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87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45831.X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接头防漏水方法,包括:在动回水流道出口与回水环形槽对齐连通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密封圈一,在进水环形槽与静进水流道出口对齐连通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密封圈一;固定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集漏环形槽,集漏环形槽位于密封圈一的上方和/或下方,在固定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流道,集漏环形槽与排水流道的一端连通;集漏环形槽用于收集密封圈一失效时泄漏的水,并通过排水流道流出固定外壳。本发明通过在固定外壳和旋转内轴之间设有多道密封圈,使得设置密封圈的部位密封性能好,且设有集漏环形槽和排水流道,集漏环形槽可在密封圈密封失效时,将泄漏的水收集,并在达到一定泄漏量时自动通过固定外壳上的排水流道排出回转接头。

    双通路回转接头防漏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40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5830.5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通路回转接头防漏方法,包括:在动进水管道与动回水管道之间、动回水管道与动进油管道之间、动进油管道与动回油管道之间以及动回油管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集液槽,所有集液槽开设于旋转内轴的阶梯外壁的水平面上,在旋转内轴内部开设内轴排液管道,使得每个集液槽与内轴排液管道连通;在固定外壳上开设外壳排液管道,内轴排液管道与外壳排液管道连通;在每个集液槽上方和下方、进水环形槽上方和下方、回水环形槽上方和下方、进油环形槽上方和下方、回油环形槽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密封圈;本发明防漏方法可用于挖掘机工作时底盘和上车架之间的回转接头上,能够稳定的输送液压油和水,实现底盘向上车架送油送水,同时具有密封性能好等特点。

    一种防漏水回转接头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37274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668966.8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水回转接头,包括转动连接的旋转内轴与固定外壳;固定外壳的内部开设有静进水流道、回水流道、回水环形槽、集漏环形槽和排水流道;回水环形槽、回水流道和静回水流道出口连通,静进水流道出口、静进水流道和静进水流道入口连通,集漏环形槽和排水流道连通;旋转内轴的内部开设有动回水流道、动进水流道和进水环形槽;旋转内轴与固定外壳之间设有多道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能够输送冷却水,且设有多道密封圈,密封性能好,设有集漏环形槽和排水流道,集漏环形槽可在密封圈密封失效时,将泄漏的水收集,并在达到一定泄漏量时自动通过排水流道排出回转接头,进一步防止回转接头内的流道水泄漏,改进了现有回转接头泄漏的问题。

    一种锥形螺旋式竹笋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535543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1677050.9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竹笋在转动的多个锥形螺旋筒的作用下,从锥形螺旋筒的大端向小端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其大小在两个锥形螺旋筒之间某处落下,实现竹笋分选的锥形螺旋式竹笋分选装置,它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包括多个轴线平行的锥形螺旋筒,各锥形螺旋筒的大端均位于前端,各锥形螺旋筒的小端均位于后端,在锥形螺旋筒的下方设置竹笋收集盒,各竹笋收集盒沿着锥形螺旋筒的轴线排列;靠近各锥形螺旋筒大端上方的竹笋在转动的锥形螺旋筒的带动下,逐渐向锥形螺旋筒小端移动,直径较大的竹笋落入靠近锥形螺旋筒小端的竹笋收集盒内,直径较小的竹笋落入靠近锥形螺旋筒大端的竹笋收集盒内。

    一种防漏双通路回转接头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43295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1668965.3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漏双通路回转接头,包括固定外壳和旋转内轴,固定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静进水管道、静回水管道、静进油管道、静回油管道、进水环形槽、回水环形槽、进油环形槽、回油环形槽和外壳排液管道;旋转内轴的内部设置有动进水管道、动回水管道、动进油管道、动回油管道、集液槽以及内轴排液管道;在动进水管道与动回水管道之间、动回水管道与动进油管道之间、动进油管道与动回油管道之间以及动回油管道的下方均设置有集液槽,每个集液槽与内轴排液管道连通,内轴排液管道与外壳排液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挖掘机工作时底盘和上车架之间的回转接头,能够稳定的输送液压油和水,实现底盘向上车架送油送水,同时具有密封性能好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