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63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99294.2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木质素降解得到再生木质素,然后利用再生木质素制得的木质素基酚醛树脂为碳源,硅纳米粉为硅源,将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包覆在硅纳米颗粒表面,通过高温煅烧将树脂外层碳化为碳层,得到复合材料。上述方法制得的石榴果实形状的复合材料碳层均匀的包覆在纳米硅表面,与纯酚醛树脂碳以及碱木质素酚醛树脂碳包覆硅相比,解聚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碳包覆层更均匀,表面碳石墨化程度更高,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容量和稳定性。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好,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增能力,容量大,比容量可达782.45mAh/g,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605.43 mAh/g(0.5 A/g)。

    基于纤维素-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85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320653.3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素‑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湿法纺丝的方法,以被多巴胺(DA)修饰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纤维骨架,以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填充料,制备了基于纤维素‑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并进一步将其制成柔性传感器。由导电纤维组装的柔性传感器具有高柔韧性、高力学性能、高导电性和应变敏感性的特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服务于未来机器人、义肢使用者和人体实时运动探测设备。本发明的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实施性强,在可穿戴电子器件、柔性能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

    小分子木质素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98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901036.7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木质素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所述的小分子木质素为经碱性氧化制浆得到的氧碱木质素,或者硫酸盐法蒸煮得到的硫酸盐木质素中,分离得到的小分子木质素溶液。小分子木质素溶液中,小分子木质素的浓度为0.1mg/L以下。所述的小分子木质素溶液中,小分子木质素的重均分子量不高于3100。本发明利用木质素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结构,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将造纸产业产生的木质素副产物进行高值化利用,并进一步对粗木质素进行提纯分离出小分子木质素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相比,绿色环保,更易提取制备,在农林业进行广泛使用具有巨大潜力。

    一种高强度柔性木材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83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18577.9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柔性木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脱基质处理、TEMPO氧化处理、乙酰化改性处理,再将上述各步骤处理的产物经干燥致密化处理得到木材膜。本发明以天然木材为原料,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脱基质工艺保留木材纤维骨架,再进行TEMPO氧化及乙酰化改性协同处理,最后经干燥致密化处理将其制备为高强度、柔性、透明、耐水木材膜,该木材膜兼具优异的力学强度、耐水性及天然可降解性等,还能够将这种全生物质木材膜与柔性电子印刷技术相结合,可促进其作为柔性基材应用于智能可穿戴、防伪包装、电子标签等研究领域,也为拓展木材资源在柔性电子前沿科技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基于纤维素-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852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0653.3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素-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湿法纺丝的方法,以被多巴胺(DA)修饰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纤维骨架,以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填充料,制备了基于纤维素-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并进一步将其制成柔性传感器。由导电纤维组装的柔性传感器具有高柔韧性、高力学性能、高导电性和应变敏感性的特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服务于未来机器人、义肢使用者和人体实时运动探测设备。本发明的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实施性强,在可穿戴电子器件、柔性能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